第837章 恒奧默契

這可是巷戰呢,就算是己方占據絕對的優勢,哪怕是把整個城市都炸成了廢墟,但是進攻部隊依舊容易遭到敵軍的伏擊,從而導致傷亡慘重。

畢竟安丹城內的很多建築,可都是磚石結構的建築,水泥建築也不少,這些建築就算是被炮彈命中摧毀了但是成為廢墟後,一樣可以作為最好的掩體,讓防守方的士兵藏在後方開火。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傷亡,葉偉明中卿並沒有輕易的派遣第十六師的普通步兵上前參與巷戰。

巧的是,奧利薩人也是讓國王軍派系的一萬多人頂在前面,而他們自己則是退居二線。

實際上,現在的奧利薩人已經是準備著撤退了。

安丹守不住了!

這是戰鬥爆發後第一天,奧利薩方面就的出來的結論。

大恒陸軍的火炮實在太兇猛了,而且港口區的彈藥庫被摧毀,不僅僅彈藥庫,實際上連糧食倉庫都被摧毀了,只剩下位於城區內的幾個小型臨時彈藥糧食倉庫撐著,這根本撐不了幾天。

同時己方的物資運輸船只在大恒人的遠程炮火的威脅下,也無法靠近碼頭卸貨。

他們的陸軍要求海軍提供炮火支援的時候,也是遭到了奧利薩帝國海軍方面的拒絕。

準確的說,不是奧利薩帝國海軍方面的拒絕,而是奧利薩帝國高層早就下過命令,丹拿王國的戰事要控制規模,海軍的任務是繼續封鎖無盡海峽,控衛本土沿岸,如無帝國高層直接下令,不得擅自參與丹拿王國方面的戰事。

為什麽陸軍都打了,海軍卻是不打?

這是因為現在奧利薩帝國和大恒人都是在掩耳盜鈴,一邊用換國籍的方式,一邊用民間志願兵的方式,並且雙方都很默契的派遣了一個步兵師為核心,輔助部分炮兵部隊的參戰部隊。

從表面上來看,交戰雙方並不是大恒帝國和奧利薩帝國,依舊是丹拿人的內戰。

但是,如果海軍也參戰了,那麽性質就完全不同了。

奧利薩帝國的海軍可不能換個國籍就變成丹拿人海軍,就算換了人家大恒人也不會承認了。

奧利薩帝國海軍一動,人家大恒人的海軍也會動,戰爭規模就很難控制下來了,一旦戰爭規模無法控制,那麽到時候大恒人的海軍艦隊恐怕就不是來無盡海峽炮擊安丹城,而是會直接跑到奧利薩帝國本土沿岸,直接炮擊奧利薩帝國的沿海城市了。

除了要控制戰爭規模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他們支持的丹拿國王周歧明顯太渣,基本已經是丟了所有丹拿王國的其他地方,只剩下一個安丹城而已,就算是這個安丹城裏也沒什麽人了,只剩下幾萬軍隊在這裏頑抗而已。

丹拿戰爭已經失敗了,雖然不願意承認,但是奧利薩人也是很清楚這一場丹拿內戰,他們奧利薩帝國成為了失敗方。

想要奪回丹拿王國,就需要繼續增兵安丹,把戰爭擴大化。

但是需要派遣多少兵力才夠?

十萬?

夠個屁,人家大恒人的第四軍團把剩下的兵力調過來,總兵力就超過十萬人。

二十萬?

三十萬?

甚至五十萬?

依舊不夠!

人家大恒人可就在邊上啊,大恒人不需要動員就能夠派遣幾十萬大軍下來,隨便動員一下上百萬大軍就下來了。

你能動員,人家大恒人也能動員,而且肯定會比你奧利薩帝國動員的部隊更多,火炮更多。

因為大恒人的人口幾乎是奧利薩帝國的三倍,工業產值更是奧利薩帝國的五倍多,主要鋼鐵,煤炭產量等更是吊打奧利薩帝國。

雖然他們都是號稱藍星上的八大強國,都是屬於工業國家。

但是同為工業國家,這區別可大了,大恒人的鋼產量足足有一千四百多萬噸,而奧利薩帝國呢?只有一百二十萬噸左右,十倍以上的差距!

同為藍星上的八大強國,但實際上這八大強國之間的實力差距非常大,克魯爾王國和大恒帝國是第一梯隊,可凱爾和瓦利亞兩國是第二梯隊,迦菲亞、奧利薩是第三梯隊,而奧蘭以及伊伯安兩國則是屬於第四梯隊了。

每一次梯隊之間的實力差距都是很龐大的。

國力上的差距,將會直接影響到戰爭實力。

沒有充足的人口,沒有龐大的工業體系,是不可能維持一支龐大,並裝備先進武器的軍隊的。

奧利薩人如果能夠動員出來兩百萬大軍參戰,大恒帝國輕輕松松就能動員出來五百萬甚至更多的軍隊參戰。

雙方的戰爭實力存在著巨大的差距。

而且你奧利薩帝國還隔著一條幾十公裏寬的無盡海峽,人員和補給都需要船運,人家大恒人如果真和奧利薩帝國發生大戰了,估計都會讓工兵部隊直接上場,分分鐘修一條南下無盡海峽的臨時軍用鐵路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