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大恒需要一支強大的海軍(第2/2頁)

其發射的二號穿甲彈、二號半穿甲彈,彈重三百八十五公斤。

四號高爆彈更是達到四百公斤重。

而且這些發射藥以及炮彈都是屬於危險無比的東西,平日不可能儲存在炮塔內,而是存放在炮塔下方的彈藥庫,需要借助揚彈機把炮彈傳送上來再裝填。

單憑人力就想要把四百公斤重的鐵疙瘩搬起來塞進炮管裏,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必須依靠機械設備的輔助,不過這年頭的裝填輔助設備都還很簡陋,所以也影響了裝填速度。

大口徑艦炮的復位、裝填這兩大問題都是進一步限制了大口徑艦炮的射速,大恒帝國能夠把新型三百毫米的艦炮的射速從三分鐘提升到兩分鐘,這已經算是非常不錯的進步了。

為此他們改進了炮架,再重力復進的基礎上,加入了液壓制退、復進輔助裝置,同時還對揚彈機為核心的整個彈藥搬運流程設計了一整套的全新的裝填輔助設備,甚至連彈藥庫的位置以及通道等都是經過了更精心的設計。

最後才能夠做到兩分鐘一發的射速!

當然了,如果是提前把炮彈提升到炮塔裏的話,六十秒內炮組成員就能夠做好所有準備,完成裝填可隨時開火,第二次射擊也能夠控制在一百秒左右,不過再往後就需要兩分鐘以上了,這還是理論射速,實戰中因為雙方不斷進行機動,還要進行測距,計算射擊諸元等,時間還會更加緩慢,半個小時內只打出去幾發炮彈也是很正常的事。

這也意味著,主炮雖然威力龐大無比,但是射速緩慢。

這個時候,速射炮出現了!

所以大恒帝國海軍在增加主炮數量和增加速射炮數量的選擇裏,更傾向於選擇增加速射炮的數量。

於是乎就可以看到,京州級戰列艦上,一口氣裝備了十二門一百五十毫米四十倍口徑副炮。

而且在半個月前海軍的一次論證中,決定更改小口徑副炮布局,拋棄了五十五毫米、四十五毫米這兩種副炮。

海軍認為這兩種副炮沒能形成明顯的火力層次區分,有著重疊,同時五十五毫米副炮對上一些噸位略大的小型船只,比如大型雷擊艦顯得威力不足。

為此海軍選擇了全新研發的七十五毫米口徑速射炮作為主要小口徑副炮,這玩意射速極快,威力也很不錯。

配合七十五毫米速射炮的是四十毫米速射炮,這玩意射速更快,甚至比之前大恒帝國海軍使用的二十毫米機關炮還要快,威力也不弱。

七十五毫米速射炮、四十毫米速射炮相互搭配,形成下一代主力艦的小口徑副炮搭配。

在第三期海軍發展計劃被敲定,各戰艦建設方案也被確定下來後,大恒海軍就是進入了一個新的戰艦建設新高峰。

乾聖七年八月份,京州號戰列艦在目前設施最完善,技術最強悍的曲平海軍造船廠裏的兩萬噸船塢裏正式動工。

同一時間裏,多艘巡洋艦在羅海造船廠以及京州造船廠裏陸續動工。

九月份,豐陽號裝甲巡洋艦在京州造船廠裏正式鋪設龍骨,因為距離近,皇帝林子然親自參加了該艦的動工儀式。

這也是代表著林子然對海軍新一代戰艦的建設的重視。

林子然很清楚,現在帝國開工的一系列戰艦,已經是屬於地球歷史上比較典型的前無畏級戰列艦了。

而這種戰艦不客氣的說開創了一個新時代,在地球上如此,在藍星上也同樣會這樣。

這是技術發展的必然性!

林子然期待著新一代的前無畏型戰列艦以及搭配的裝甲巡洋艦等戰艦,能夠讓大恒帝國海軍走出本國近海海域,深入到大海,前往世界各地海域,保障大恒帝國的海外利益。

縱然大恒帝國並沒有什麽海外殖民地,也沒有什麽海外飛地,僅有一些島嶼而已。

但是大恒帝國卻是需要保障在無盡海峽的通過權,最好是以後能夠控制無盡海峽。

同時更重要的是,隨著時間的過去,人口眾多,面積龐大,資源豐富,農業發達的大恒帝國在統一之後,迅速成為了國際貿易裏的重要一員。

乾聖七年,大恒帝國的國際貿易總額已經是進入世界第三,僅次於克魯爾王國、瓦利亞帝國。

大恒帝國一年三十億恒元的進出口總額,已經是向全球強勢宣告著大恒帝國的崛起正在以一種不可阻擋的態勢而進行。

但是隨著大恒帝國擴大國際貿易之後,尤其是持續增加了工業產品的出口量後,大恒帝國也是不可避免的遇上了國際貿易壁壘!

這個時候,大恒帝國需要一支強大的海軍打開海外市場,保護自己的海外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