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藍星最強戰艦(第2/2頁)

之所以造成如此嚴重的後果,讓兩名海軍重臣被迫轉入預備役,這是因為這可不僅僅是戰艦設計之爭,更是海軍路線之爭,這種路線之爭背後涉及的是海軍整體戰略發展,當雙方分出勝負之後,為了保障海軍戰略的一致性,避免內部消耗,路線反復的情況出現,前任艦政部部長葉宏維海軍上卿、前海軍參謀部戰略司司長席儀彬海軍中卿被迫轉入預備役。

因為如果這兩個低幹舷加炮塔設計的核心支持者還在這兩個要職上的話,那麽大恒帝國海軍的第三期發展計劃根本就無法出台。

當主要設計指標都明確之後,詳細的船型設計工作就是變的簡單了起來,艦政部下屬的設計師們,直接一口氣拿出來三個主要設計方案以作備選。

林子然看著這三個候選型號的設計圖,感覺自己手底下的這些戰艦設計師還是很激進的,其中的甲方案,前後中軸線雙聯裝主炮,同時在側舷各部署一門單裝主炮,以實現六主炮布局,不過這樣的布局主炮數量是多了,但是副炮數量就少了,而且噸位達到了一萬六千噸,噸位太大,造價過於昂貴了。

乙方案則是中軸線前中後三座雙聯裝炮塔布局,為了避免船體過長,為了確保防護性能,為了確保射界,中部的炮塔兩座主炮,其主炮是三百毫米三十倍口徑主炮,而不是三十五倍口徑主炮,這個設計方案也是非常的激進,直接後果就是噸位嚴重超標,造價超標,同樣需要一萬六千噸,航速只有十五節。

丙方案,這個設計方案是三個主要方案裏最為保守的,基本上就是之前的無盡海級改進型戰列艦的高幹舷版本,其中軸心前後雙聯裝炮塔布局也是大恒帝國傳統艦炮布局傳統的,由於主炮數量較少,所以副炮數量比較多,一百五十毫米速射炮達到了十二門。

防護面積更大,主裝甲最厚處達到了兩百七十五毫米、炮座最厚處達到了兩百五十毫米,司令塔最厚處達到了兩百一十五毫米,同時還有一層七十五毫米的水平裝甲。

噸位控制的不錯,只有一萬五千多噸,航速三個方案裏也是最快的,常壓航速預計能達到十六節,強壓通風預計能夠達到十七節,至於後續實際最大航速,還需要建成後進行海試才知道。

這三個方案裏,前兩個是六主炮方案,後一個是四主炮方案。

但是綜合考慮了成本以及綜合作戰效能後,也是考慮到潛在的技術風險,最終會議決定了選擇了最保守的丙方案,也就是四主炮方案。

四主炮方案的話,船塢也只需要一萬五千噸船塢就可以,而不用更大的兩萬噸船塢,目前大恒帝國裏可沒幾個兩萬噸船塢,同時船體小意味著造價也小,戰艦這玩意一噸排水量就一噸錢,兩門主炮和兩千多噸的差距意味著最少數十萬甚至上百萬恒元的價格差距。

丙方案被選定後初步命名為京州號,這將會是大恒帝國有史以來,甚至是藍星有史以來最強悍的戰艦!

京州號兩百七十五毫米的硬化裝甲,等效於四百五十多毫米的鋼面鐵甲,而這是當代戰艦最高標準的裝甲厚度,而且采用全面防護理念,利用硬化裝甲節省出來的噸位擴大了防護面積,成為了戰列艦之中防護面積最大的戰列艦,甚至連副炮加裝了一百五十毫米的硬化裝甲炮盾。

火力上,應用的多款艦炮都將會創新式的使用新型秘密無煙火炮,這種新型的發射藥研究出來後,陸軍那邊都還沒有先應用呢,海軍就率先應用,作為主要的發射藥使用。

采用無煙火炮的三百毫米三十五倍口徑主炮,威力甚至比三百五十毫米三十倍口徑主炮還要大,重量小只需要四十多噸,射速更快達到了兩分鐘一發,比早期的三百毫米三點五分鐘一發快得多。

該炮搭配二號鎳鉻合金鋼穿甲彈、三號被冒鎳鋼合金鋼穿甲彈,不客氣的說,應用了一系列新技術的該款火炮,已經成為了藍星最強艦炮,沒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