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第3/6頁)

但穆婉對重奕不好,甚至是憎恨重奕的原因卻找到了。

她明知道導致她與未婚夫悲劇的罪魁禍首是穆侍中和她的家族,卻不敢反抗也不敢憎恨穆侍中和她的家族,也不敢與她的丈夫建威將軍明面上對著幹,只能將仇恨放在無辜又弱小的重奕身上。

因為憎恨重奕,所以才會同意穆侍中提出用穆和替代重奕的主意。

在計劃失敗後,穆婉仍舊將重奕當成眼中釘肉中刺,半點都見不得重奕好。

仔細想來,穆侍中與穆婉簡直是一模一樣的人。

翌日,刑部傳出消息,罪人穆氏在牢中得了場急病,已經去了。

消息傳入勤政殿就石沉大海,沒得到任何回應。

東宮的向公公帶著兩個小太監領走了穆婉的屍體,既沒如元後那般入皇陵,也沒葬入穆氏祖墳,而是隨便找了個風水還不錯的青山埋葬,也沒留下碑文記號。

重奕與宋佩瑜從來都沒問過向公公穆婉葬在了哪,向公公便也從來沒主動提起過。

穆氏意圖謀害永和帝的這件事背後,還牽扯出許多不為人知的隱秘。

這是宋佩瑜在東宮休息好精神,被人叫到勤政殿後,宋瑾瑜透露給他的消息。

永和帝會發現穆氏的計劃,除了盛貴妃告密,還因為五年前就被發現不對勁,卻直到最近才開始有異動的魏忠。

宋佩瑜聞言,警惕心立刻拉到最高,“他做了什麽?”

宋瑾瑜既然將宋佩瑜叫來,就沒想瞞著宋佩瑜,低聲道,“魏忠前段時間突然開始頻繁聯系他曾經的下屬,想幫穆五爭京衛指揮使司的權。”

宋瑾瑜的目光始終都放在宋佩瑜身上。

他本是想在昨天的事告一段落後,穆氏的人都下了刑部,勤政殿的人都散去,就先與宋佩瑜交代鹹陽中的事。

為此他先在勤政殿等了兩個時辰,卻被傷心不已的永和帝與肅王叫去喝酒,好不同意才在宮門落鎖前脫身。

然而他緊趕慢趕的回到宋府,直奔天虎居,卻得知宋佩瑜根本就沒回來,如同前一天那樣,又住在了宮中。

如果不是知道宋佩瑜中途還出宮去刑部一次,太子殿下也追了過去,緊接著刑部的人就傳出消息說穆婉得了急病,宋瑾瑜險些進宮抓人。

宋佩瑜卻專心想著事,絲毫沒發現宋瑾瑜看向他的目光越來越奇怪。

也許是知道自己是穿越到書中,陳國最後會統一天下的緣故,宋佩瑜一直對陳國莫名在意。

成為重奕的伴讀後,他做的最冒險的事,就是將魏忠的貼身玉佩偷出來,找機會放進被抄家的前欽天監監正家中。

當時還被樹上的重奕抓了個正著……

從那之後,魏忠雖然只是被永和帝勒令閉門思過,卻像是從此開始走背運氣似的,每當快要思過完畢的時候,總是會再犯些小錯,讓思過的時間變長。

早在幾年前,魏忠的舊部就被慕容靖、駱三等人分走,正二品的建遠將軍已經與虛銜無異。

在宋佩瑜眼中,魏忠動手就等於陳國動手。

陳國為什麽會突然對趙國動手?還是上來就沖著永和帝去。

就算趙國拿下衛國,會立刻受到影響的也是梁州睿王,而不是與衛國還隔著個豫州黎國的陳國。

六年前,宋佩瑜剛從梨花村出來的時候,就曾遇到過笛傀刺殺永和帝。

三年前,宋佩瑜隨重奕去華山祭祀,大公主的護衛突然對大公主下手,那個護衛也是笛傀。

眾所周知,笛傀是前朝才有的東西,當年前朝舊臣大多都跑去徐州與揚州避難,前朝留下的各色文書、典籍也也大多都被這些人帶走。

當初就有人懷疑過是陳國下手,但趙國與陳國確實相隔遙遠,以陳國的角度,趙國穩定的與燕國爭鬥彼此消耗,才是他們最願意看到的畫面,委實沒理由對趙國下手。

因為找不到陳國對趙國下手的動機,趙國只能將查出來的疑點都記在心中,然後假裝沒發現似的放過去。

那時趙國剛剛成立不久,還沒徹底穩定下來。就算是有證據證明這些事是陳國做的,趙國除了謾罵陳國幾句,也沒有其他辦法,反而會讓其他人小瞧了趙國。

所以從前但凡是查到陳國上的事,最後大多都停滯了下來。

這次,宋佩瑜卻不打算讓這件事就這麽輕易過去。

就算一時半會仍舊找不大報復回去的好機會,起碼要弄明白是怎麽回事。

宋瑾瑜自然不會瞞著宋佩瑜,很快便將他知道的所有事都告訴了宋佩瑜。

永和帝剛病倒的時候,肅王確實每天都讓人八百裏加急的給重奕送信,這些送信的人剛出鹹陽就被攔截下來,就是魏忠的手段。

永和帝與肅王對魏忠的小動作一清二楚,卻沒急著發作,反而順著穆氏與魏忠的意願往下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