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第3/7頁)

呂紀和沒想到,重奕居然直接對他招手,示意他到前面去。

感受到永和帝、肅王和襄王落在他身上的目光,呂紀和臉上揚起尷尬又不失禮貌的笑容,從自己的位置上起身,到重奕的側後方落座。

低下頭後,呂紀和的臉立刻垮了下去,說出口的幾個字仿佛是從牙縫裏擠出來的似的,“不知殿下叫和前來,是有什麽事吩咐?”

重奕半點都不知道察言觀色四個字怎麽寫,直截了當的問道,“宋佩瑜呢?”

不同於呂紀和刻意壓低的聲音,重奕往日裏吩咐人慣了,開口就是中氣十足。

別說是始終注意著這邊的永和帝、肅王與襄王聽見了,就連更靠後的人也聽見了,這些人紛紛停下交頭接耳,好奇的看向了重奕與呂紀和的方向。

後面沒聽見這句話的人,見到比他們位置靠前的人突然停止交流,雖然不明所以,但也閉上了嘴。

於是原本熱熱鬧鬧的大殿,因為重奕的一句話,竟然在短時間內徹底安靜了下來。

在一片寂靜中,呂紀和感受著重奕催促的目光,不得不硬著頭皮出聲,“宋兄沒與我說去哪,想來是酒吃的有些多,出去透透氣,等會就回來了。”

長到這麽大,呂紀和第一次在眾目睽睽之下,感受到如此難以言喻的尷尬。

此時他是多麽羨慕那些一無所知的人。

宋佩瑜你回來,你把我也帶走算了。

因為被人看著,呂紀和也不好再出聲提醒重奕什麽。

而且剛經歷過對重奕使眼色的慘案,呂紀和也不是沒有記性的人。

他只能在心中默默祈禱,重奕的反應千萬要正常一點。

然而重奕最不讓人失望的地方,就是他從來都不會在讓人失望的程度上讓人失望。

呂紀和話音剛落,重奕就從椅子上站了起來,看樣子是想去找宋佩瑜。

永和帝直接笑出聲來,指著重奕,聲若雷霆的道,“你坐下!好好吃個宴都不肯放過狸奴,難道非得找他回來給你斟酒,你才能喝的下去?”

說著,永和帝將伸出的手指調整方向,改成指著呂紀和,“紀和,今日你辛苦些,給太子斟酒!”

呂紀和聞言,心頭猛跳了下。

有那麽個瞬間,他還以為永和帝已經發現了什麽。

他忍住擡頭朝著尚書令的方向看了眼,見到父親在桌子下給他比的手勢,呂紀和才猛得松了口氣。

陛下有些醉了。

最擔心的事不用考慮後,呂紀和快速恢復冷靜。

他借著身體的遮擋悄悄抓住了重奕的腳腕,讓重奕沒法繼續邁步,低聲道,“陛下醉了,殿下順著陛下些。”

在重奕身邊的時間久了,呂紀和也知道重奕耳力過人。

即使他將聲音壓低到只有自己能聽見,重奕也能聽見他的話。

果然,呂紀和放開手後,重奕稍稍猶豫了下,還是轉回身來重新落座,端起呂紀和剛斟的酒,望向永和帝的目光略含無奈。

已經有些醉了的永和帝卻只欣喜於重奕肯聽他的話,臉上盡顯得意,將杯中酒全部倒入嘴中,又嚷嚷著讓呂紀和繼續給重奕斟酒。

也有些微醺的長公主對永和帝身後的孟公公使了個眼色。

終於得到指令的孟公公幾不可見的點了點頭,轉身退了下去,他要去將陛下喝的烈酒換成醒酒湯。

陛下再喝下去,可就不是微醺那麽簡單了。

至於永和帝有沒有醉到連烈酒和醒酒湯都分不出來,長公主在陛下身邊坐著,他不怕。

見到誰也沒說什麽重要的話,永和帝仍舊樂呵呵的與重奕、襄王、肅王等人飲酒,不明所以的安靜了下來的眾人又開始與身側的人小聲說話。

安靜了許久的大殿,又熱鬧了起來。

彼時宋佩瑜已經不知不覺走到了花園。

今日宮宴擺在東宮,宋佩瑜出來透氣自然也是在東宮內。

當初修葺東宮的時候,宋佩瑜全程參與設計,就連重奕都未必有宋佩瑜了解東宮的每個角落。

在東宮花園的東北角,有個形態十分特殊的假山,搬開假山的後面,人就能藏身在假山中,順著假山正面的縫隙觀察到外面的場景。

之所以會有這個假山,完全是因為宋佩瑜的惡趣味。

他讓人將東宮原有的兩個假山拆了,掏空又打磨後扣在了一起。

當初命人將全新的假山放在這裏的時候,宋佩瑜只是覺得好玩,卻沒想讓這個假山成為別人監聽東宮的方式,於是給十率排了班,將假山也作為十率日常站崗的地點之一。

宋佩瑜偶爾想事的時候,也喜歡窩在假山中。

順著假山的縫隙往外看,就像是窩在自己的世界中往外看,別的方面尚且不說,還讓人挺有安全感。

自從回到鹹陽後,宋佩瑜每天都忙得腳不沾地,還沒空出時間來假山這裏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