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第3/4頁)

宋佩瑜正要說話,五臟廟突然發出抗議,這才驚覺他整天只吃了幾塊糕點裹腹,正餓得心都在發慌。

於是先叫銀寶去小廚房給他拿點吃的,看在宋景玨確實傷心的份上,又親自去提了壇已經為數不多的果酒。

小廚房只為宋佩瑜一個人服務,時時刻刻火灶上都有濃郁的高湯,就是防備著宋佩瑜突然很餓馬上就要吃東西的情況。

須臾的功夫,兩碗熱乎的牛肉面就端了上來,還有幾盤現拌的清爽涼菜。

說是牛肉面,實際上大半碗都是牛肉,剩下也是青菜居多,手擀的面條反而只占了個碗底。

宋佩瑜連續吃了兩碗,還想再吃,卻被銀寶大驚小怪的攔住了,生怕他吃到積食,明天要遭罪。

宋景玨則化悲傷為食欲,吃了足足五碗才停下來,癱在軟榻上耍賴不願意走。

恰巧金寶回來,要與宋佩瑜稟報趣事。

宋佩瑜便不再強求牛肉面,叫小廚房端些好克化的糕點和果子來,攆宋景玨先去洗漱再來聽睡前故事。

金寶本是跟著宋佩瑜去呂府,又按照宋佩瑜的交代去找參加謝府老夫人壽宴的宋二。

沒什麽要緊事,主要是想混進去看熱鬧。

謝老夫人大壽,宮中也有賞賜。

永和帝還是那麽財大氣粗,穆貴妃也還是漫不經心,東宮的賞賜就極為有趣了,是個六斤六兩的壽桃,上面沒有任何其他裝飾甚至連紋路都沒有。

安公公朗聲念出賞賜的時候,眾人還沒發現問題。

等見到小太監手裏捧著的純金壽桃,席間原本熱鬧的氛圍才一下子冷了下來。

不知是誰沒忍住笑出聲來,說了句,“前個兒見到揚州富商過壽,收到的壽桃都比這個大,上面的花紋也更好看,公公莫不是拿錯了,將殿下賞賜給您把玩的東西拿出來糊弄謝老夫人。”

此話一出,謝氏眾人的臉色皆如打翻的調色盤般精彩,謝侍郎不得不站出來,牙疼似的對滿臉肅穆的安公公道,“公公可是拿錯了東西?這桃子……”

安公公打斷謝侍郎的話,“這桃子不是正符合謝老夫人的身份?咱們也想將桃子打的大些華麗些,但六斤六兩已經是平民賀壽的極限。”安公公擺手,“再大,就不合規矩了。”

眾所周知永和帝在爵位上的封賞極為吝嗇,實際上除了爵位之外,永和帝對內外命婦的封賞同樣沒好到哪去。

除了永和帝的自家人,迄今為止也只有宋氏、駱氏、穆氏和北呂拿到外命婦的朝服。

安公公說謝老夫人是白身,完全沒毛病,因為她還沒拿到與謝侍郎官位相同品級的朝服和敕封聖旨。

沒等傻眼的謝侍郎說話,安公公耷拉著眼皮先發制人,“原本殿下對這些規矩並不太看重。但咱們都知道謝大人向來在乎這些,免不得要提醒殿下,別壞了謝大人循規守矩的美名。只是……”安公公左右看了一圈,專門往富麗堂皇的地方盯,臉上的肅穆變成恰到好處的疑惑,“似乎是咱們會錯了意?其實謝大人並不太在乎規矩,還是只在特定的事情上才在乎規矩。”

安公公說了那番話後就甩袖離去,謝侍郎也沒臉強留。

說起來也是謝侍郎先給東宮使絆子,東宮才稍稍回以顏色。

而且東宮太監句句都離不開規矩,內容和謝侍郎給三皇子準備朝服時上的折子不能說毫不相關,只能說一模一樣。

即使席間的賓客大部分都和謝侍郎關系匪淺,這個時候也說不出安慰的話來。

畢竟東宮如日中天,大家都怕被抓了話柄,最主要的是陛下登基以來種種行事,已經表明態度站在東宮後面。

可憐謝老夫人平白惹了氣受,大好的日子卻開心不起來,早早就借口乏了,要回房間休息。

賓客都是有眼力的人,知道主家無心待客,紛紛提出告辭。

沒想到離開不久的東宮隊伍,他們又回來了。

這次來的不是安公公,而是自小就在三皇子身邊伺候的小廝來福。如今在千牛衛掛名,雖然區區從七品根本不夠看,但外面的人還是要看在三皇子的面子上尊稱聲長史。

來福比陰陽怪氣的安公公和善得多,剛進門就主動給謝侍郎道歉,“本就是安公公誤會了您的意思,非但不知悔改還又將錯處歸結在您身上,當真是不應該。殿下已經罰了安公公半年月銀,還請謝大人不要記仇才好。”

謝侍郎敏銳的察覺到來者不善,完全沒被來福和善的外表迷惑,只求這茬趕緊過去。

他早在被永和帝找茬後又被禮部尚書苛待的時候就後悔了。

沒想到向來沒脾氣的三皇子,也要敲打他。

來福偏不讓謝侍郎如意,笑吟吟的從懷裏掏出嶄新的禮單來,口口聲聲‘殿下交代我要替安公公給老夫人和謝大人賠罪,特意多賜了些小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