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抉擇(第2/3頁)

他臉色煞白,在德寶攙扶下站起來,急促喘息了好一會兒,才勉強站直:“更衣吧。”

百裏時嘆了口氣,拿起藥箱,行禮退下。

*

傅元青在抱廈下並未等多久,中正仁和大殿的門就開了。

“陳景?”曹半安見來人一怔。

傅元青一擡眼,就瞧見少帝從裏面出來,手裏拿著那張熟悉的天將軍面具,他作揖:“陛下。”

曹半安這才意識到出來的是少帝,連忙跪地。

少帝問傅元青:“阿父沒把朕錯認為陳景?”

傅元青沉默了一刻道:“陛下忘了,您說過的……陳景不在了。”

少帝此時臉色還有些蒼白,便帶上面具,簡短道:“走吧。朕隨你去趟北鎮撫司。”

*

北鎮撫司燈火通明,賴立群在衙門口焦急等待,來回走了好幾趟,才看到掛著宮燈的馬車過來,待馬車停好,傅元青與少帝及曹半安下車後,賴立群單膝跪地道:“老祖宗,曹秉筆,屬下辜負重托,萬死難辭其咎。”

“賴大人不用如此。”傅元青扶他起身,“帶我去詔獄看看,邊走邊說吧。”

一行人入詔獄。

衡志業的囚房便在地下第一層,有半扇窗戶,可以曬得到陽光。不止如此,他囚房內各類物品一應俱全,一看便是得到了很好的待遇。

如今所有物品都被砸爛,被褥被撕碎,書籍被撕成粉末。

衡志業倒在其中,讓人刺中心口,流血而亡。

他雙目睜大,面目猙獰,死不瞑目的樣子。

在靠近石墻的地方,寫著一個大大的冤字。

乃是他死前以血書寫,如今血漿凝固,顯得分外陰森。

“曹秉筆囑托過,我們沒動衡志業。”賴立群說,“怕外面學子發難。又派人十二時辰監視著,若不是今日揭帖太多,我一時著急,便抽調了人手出去,怎麽會中了奸人之計。讓人殺了衡志業。是屬下失職!”

“殺他之人呢?”曹半安問。

“那個賊人被我們圍追堵截,在東便門附近自焚而亡。”

“太刻意了。”傅元青打量完了蛛絲馬跡,起身道,“此時已經寅時過了,附近百姓都已起身準備做功,他在那邊自焚,自然引人注目。口口相傳,事情便被傳開了,誰也攔不住。”

“是……屬下也知道。”賴立群憂心忡忡道。

“今日的《辯奸疏》揭帖統共多少份,統計了嗎?”扮做陳景的少帝突然開口。

賴立群奇怪的瞧他一眼,卻還是下意識答道:“已追繳的有兩萬八千份,這只是能追查到的,民間散落的更多,估計可能散播了近五萬份。”

“短時間內如此多的揭帖出現,又不是在經廠雕版,一定有集中印刷的地方,在何處?”少帝又問。

“方廠公已經安排東廠孔掌刑去查抄了。”賴立群說,“在州峰書院。”

州峰書院。

嚴吉帆之前講學之處。

浦夫子去世時,青雲蔽日的歌謠最早傳出來的地方。

東鄉黨學子聚集地之一。

這四個字一出,在場幾個人臉色都變了。

“之前《廟堂憂危疏》只局限在朝廷官員中,擴散並不算大。不消一日,第二張揭帖就來了,內容極近煽動。便有人想這是誰人所做。”傅元青開口道。

“大家會以為是衡志業?”賴立群問。

傅元青看著地上衡志業的屍體:“衡志業死了,不是自殺,而是被人所殺。他以血書冤,殺他之人死在了東便門。這些事情包不住,很快便要擴散開。至於《辯奸疏》是不是他寫的,是不是他安排人送出去的,這個真相真的重要嗎?”

“衡志業削官回東鄉後,創立東鄉書院,變成了士林的精神領袖之一。大量士林學子和官員擁戴他,被冠上了現世聖人的稱謂。他在這個時間點死,便與《辯奸疏》脫不開幹系。如今,連雕版之處放在州峰學院都算好了,東廠查抄州峰學院是眾目睽睽的事。他的死只會被認為是我傅元青為了找人做替罪羊冤屈而死。一定會激怒大量聚集在周圍書院的學子們……賴大人,因浦夫子之喪,還有恩選暫留京城的學子有多少。”

“……大約一萬。”賴立群臉色發白,“屬下的疏忽,是屬下的疏忽。若衡志業還活著……”

“背後主使等了這個機會很久了。”傅元青說,“這不怪你,也不怪半安。這樣的連環之計,沒人能避開。只能一步步走,明知道前路是險境,也得走。”

“學子的事,還好辦,咱們四衛營三萬二千戶,也算鎮的住。”曹半安道。

傅元青搖頭:“學生們一旦被激怒,便不怕流血。可他們都是大端朝未來棟梁之才,四衛營也好,錦衣衛也好,怎麽忍心擡手揮刀於手無寸鐵的學生?況且他們是沖著我來的……便不會這麽輕易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