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武裝儒士團的起源!(第2/2頁)

三百多個折沖府最多需要八九千個先生……一個先生一年貼補三四十貫,也就幾十萬貫。”

幾十萬貫雖然不少,但是對於馬上要一統天下的趙楷而言,絕對不是一筆拿不出來的大錢。

而且一年幾十萬的教育經費,可以培養出一代又一代有文化、有理想(儒家理想)、有道德(忠君愛國)、有紀律、有武藝的五有府兵,好像還是很劃算的。

而通過建立府兵鄉校,幫助府兵們搞祭祀,儒門大會就能摸索出一套辦學和辦祭祀的方法,還能避免消極的和尚、道士腐蝕武德充沛的府兵。

另外,府兵子弟的數目比府兵多……將來一定會有許多武德充沛的丁余,這些丁余怎麽辦?

他們肯定不甘心當農民啊!這些家夥都是剝削階級出身,被人當成武士培養,怎麽肯老老實實的勞動?

當儒門教士或是參加武裝儒士團,似乎是個挺好的出路!

如果未來能有個幾十萬名武德充沛的武裝儒士組成的儒士團投入到開拓教化運動中去,那麽出海殖民的漢人就不怕和天主教、天方教、佛教講道理了……這些人一定特別會講道理,一定會以德服人的。

果然辦教育是一筆相當劃算的投資啊!

至於轉運諸路的儒業……其實並不是特別不重要,可以等有了錢後再慢慢推進。反正位於華夏腹地的人也不大會信了異教,而向外有幾十萬武裝儒士就足夠守住殖民地盤了,再多的話只有一個地球就不夠殖民了。

“好好好!”趙楷連著叫了三聲好,“真吾子房也!朕要的就是數十萬敬天理、尊祖先、忠君王,武德充沛之儒士!”

聽了趙楷的話,底下的大儒們都是一愣。

這是怎麽回事兒?怎麽又扯上數十萬武德充沛之士了?

天下都要快統一了,官家還要那麽多武德充沛的儒生幹什麽呀?

……

“諸位,今日儒門大會所以討論的,就是儒門大會本身之事!”

儒門大會還在繼續。

那麽要緊的大會,當然不會一天完事了。

第一天是趙楷回答了耿南仲、呂本中、李清照等人提出的問題。而儒門大會的第二天,並沒有用來討論“趙楷三問”,而是討論起了儒門大會的組織。

趙楷之所以會在今年的會議上提出這個問題,當然是風聞了與會的東南儒士對於當教書先生的事情多有不滿,所以才會臨時改變議事的內容,把儒門大會拿出來討論了。

“官家,儒門大會有什麽好議論的?”

耿南仲舉手提問了。

“沒有嗎?”趙楷一笑,“吾雖儒者,亦為天子,九五至尊,掌天下之權,七品以下,非特旨不得上朝見吾……而今日,吾布衣角巾,與諸位坐而論道,這難道不值得一提嗎?”

耿南仲猛的一愣,馬上明白趙楷的意思。他當朝臣很多年了,又是太子的老師,還是東府相公,當然不把面君當一回事兒。

但是對於普通的官員而言……面君這事兒本身就了不得啊!

而且今兒來參加儒門大會的這些人不僅可以面君,還能坐下來和皇帝討論問題。

這簡直就是宰執的待遇啊!地方上的知府、知縣即便有機會得見天顏,也只能站著聽訓,三兩句話打發了了事兒,哪裏有坐下來慢慢聊的機會?

趙楷接著又道:“昔日太學因為有伏闕上書之權,便有無官禦史台之說,不知道多少人削尖了腦袋想入太學。而你們是吾所承認的大儒,是可以和吾論道的……當然也有資格向吾上奏,上密奏!”

上密奏……封建社會,誰有這樣的權力,哪怕沒有官身,也是地方一霸啊!地方上的知府、知縣根本不敢招惹這樣的人物啊!

“而且,”趙楷笑著又道,“儒門大會以後還是要開下去的……儒家的事情千頭萬緒,沒個大會好好商量能行嗎?儒門之會既然要開下去,那就要有開府建衙,要有屬員,與會之儒也要有個大會承認的身份。諸位覺得這些事情,不應該好好的商量一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