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戰爭與文學(上)(第5/6頁)

羅玉松感謝了一翻走了,沒有看見“這傻帽真好騙,要是身上多幾塊玉佩當就好了”的感慨。

他拿著線路圖,順著掌櫃指的的方向慢慢走去,因著天色還早,他並沒有急著趕路,一路上都在看京都的人。

看完了,只有一個想法:這裏的人,可真忙啊。

每個人好像都有無數的事情要去做,每個人臉上都是一臉為生計奔波的表情。有賣豆腐的阿婆,在旁邊一邊賣豆腐一邊數落自己的孫子不如孫女聰慧,不聰慧就算了,還沒得到兒子的喜歡,因為兒子最近喜歡上了別人家的孩子。

那買豆腐的人就道:“不如你就給你家阿籬跟丹青訂一個娃娃親。丹青那孩子長的好,雖然好像是無父無母,跟著姐姐在美食街那邊賣豆腐,可是我看著吧,這孩子是個成大才的,小小年紀,氣度不凡。”

她還替賣豆腐的阿婆操心,“不是我說,祝婆子,你家兒子和兒媳婦眼看著就不接手你的豆腐攤子了,你家的孫子孫女也學醫去了——你做豆腐的手藝這麽好,不如直接將丹青招回家裏做贅婿,讓他繼承你的豆腐鋪子得了。”

祝家阿婆就有苦說不出,她之前其實也是這麽想的,於是讓孫女引著丹青回家,丹青這孩子也真是讓人心喜,叫做什麽就做什麽,人也聰慧,做豆腐的手藝一學就會,要是留在她祝家該有多好?

但是,這孩子過年的時候,可太嚇唬人了。那人販子,說殺就殺了,殺完了人,一點兒感覺也沒有,倒是將她嚇個半死。

反正,從那以後,祝家阿婆就不敢再有這種想法了。

而且,那日她也認真的盤問了孫女,得知那孩子竟然也能夠進到皇太女殿下的除夕宴,師父貌似是個大人物,是給皇太女殿下直接辦事的。

這樣的人,就更不可能來繼承她的豆腐攤了,想到這裏,祝阿婆就嘆氣,然後一轉頭,見一個長的好看的少年郎站在旁邊,一個勁的看著她的豆腐,她就連忙喊道:“公子——來塊豆腐?”

羅玉松其實並不想賣豆腐,他只是見兩個人說到豆腐攤繼承的事上,情不自禁的停下來聽了聽——沒錯,他喜歡聽人說話,各種各樣的話都喜歡聽,有時候碰見自己感興趣的話題,便會沉浸進去,外界的聲音都聽不見了。

然後,他會將這些聽來的事情,都掰碎掰碎,再摻雜進自己想出來的故事,寫成一本話本子。

他雖然年紀不大,但是已經寫了不少話本,略微有些名頭。不過,半年前,他突然得了一本畫冊。

那本是禹國禁煙片煙的畫冊,裏面畫了一個禹國皇太女殿下將賣煙買煙的人都關在一個籠子裏故事,那故事如何,他不知道,但是,那畫確實驚艷住他了。

他立馬覺得自己其實可以將話本改成畫冊。

一打聽,知道這是新的連環畫。而且這種畫技,禹國並沒有藏私,是允許去學的。最重要的是,今年六月份,技術學院會增設一個小畫院。

於是便連忙跟父母說了,也不讓仆人跟著——因為他最近覺得自己一個人的時候,才是最有靈感的時候。他家父母熟知他的性子,沒管他,只給他報了一個鏢隊,送他到了禹國京都,寫了信給禹國的京都的親戚。

結果剛到京都,羅玉松就發現自己的銀子被偷了。現在,又被賣豆腐的阿婆喊著買豆腐,他性子內斂,想不買吧,但又覺得自己看了這麽久了,不買豆腐多說不過去。

便慢吞吞走過去,支支吾吾的道:“那就,那就來——”

這是個好騙的人!

祝阿婆第一眼就覺得這人好忽悠。又見他穿的好,想來不會將一兩塊豆腐放在心上,於是便一頓說,等到最後,羅玉松手上已經提了一筐的豆腐了。

——那個筐也是羅玉松買下來的。

買的太多了,根本用手捧不走,祝阿婆因此十分賣力的推薦自己的筐。

見人走了,她笑呵呵的趕緊回去,跟孫女道:“今天,我碰見一個傻帽。”

而傻帽提著一筐豆腐,開始人生第一次坐公交馬車了。

他頗為緊張的等馬車,然後頗為緊張的坐在馬車裏,一輛馬車大概是可以坐十多個人,每個人都劃分好了位置,他坐在一個小角落裏,不敢出聲。

不過,一個發生公交馬車上的故事,又在他的腦海裏浮現。最後,因為想的太入迷,他坐到了終點站。

馬夫:“……”

馬夫:“我剛剛叫了你那麽久,你又不出聲,我還以為你要到終點站呢。如今是沒有辦法了,待會回程你再下車吧。”

於是又花費了幾個銅板往回坐,回程從終點站到京兆府尹,只有羅玉松一個人,馬車到了京兆府尹處,馬夫就親自叫他下車,讓羅玉松又感慨了一遍禹國京都人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