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分析

4月30日, 地球。

現在時間是上午十點,可是天色暗得出奇。

黑灰色陰霾籠罩著大地,遮住了原本明亮的太陽, 只有一些灰黃色的殘影隱隱綽綽地存在著。

幾輛裝甲車在城市裏行駛。

說是城區, 其實跟廢墟差不多,一些高樓的墻體剝落,露出了鋼筋水泥的結構, 遠處的低窪地帶完全淹沒在了海水裏。

在強烈的海風吹拂下, 碎紙屑與塑料袋在廢墟上空旋舞著, 像是徘徊不去的幽靈。

廣告牌倒在路邊, 原本光鮮亮麗的女明星臉部出現一個黑色大洞,洞裏躺著一個差不多散架的空調外機。

路面上殘留著大量泥沙,在建築半米高的地方留下了明顯的水漬,上面還趴伏著綠藻與海貝。

因為海水退去,許多遺留在岸上的貝殼張開了殼,它們同一些不該出現這裏的海水生物一起幹死了在陸地上,導致城市裏到處彌漫著難聞的海腥氣與腐臭的異味。

裝甲車上配備了高壓水槍,還有類似消防車的軟管,一路走一邊噴灑著街道,盡量除掉這些異物, 把它們從陰暗的角落裏沖刷出來,然後灑上配置好的藥水。

商都人仍未放棄自己的城市。

哪怕它在短短一月內遭遇了兩次海嘯, 一次強風暴。

由於整座城市都是近二十年建造的,不管是材料質量還是設計都非常過硬,所以除了海邊這個受災嚴重的城區,其他地方都保持著完整。

車停在新的海堤旁邊。

這是根據測算修築的臨時堤壩,可以防止海水對城區的進一步侵蝕。

一些建築只能被“遺棄”在了堤壩外, 很多都泡在海水裏,它們靜默而破敗的影子像是鋼鐵森林裏枯死的大樹。

袁仲夏擡頭凝視著遠處灰蒙蒙的海面,咬斷了嘴裏的煙。

“隊長你可省著點吧,現在煙成了稀缺品,你既然不抽,換成冰棒根與糖棍怎麽樣?”陳巖在旁邊建議。

袁仲夏沒好氣地看了他一眼,踩著汙濁的泥水走到堤壩旁邊。

“這些人是從哪裏來的?”袁仲夏指著不遠處擱淺的船問。

“報告長官,是蚌港,都是之前不願意接受搬遷,不肯去內陸地區的人。”

一周前的風暴潮徹底淹沒了附近的幾座城市,盡管做了準備,死傷還是達到了一個可怕的數字。

很多人認為家裏是最安全的地方,如果要去避難所或者聽從安排搬遷,就要拋棄大部分財產——其中最主要的是房產,蚌港老城區那邊性格頑固敵視政府的人很多,他們連家具都舍不得,更不樂意離開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加上華夏現在的人力物力有限,底層的工作重心肯定放在那些願意走的人身上,沒有時間跟人手去勸說他們。

“這幾天,幸存者陸陸續續抵達了這邊。”

有些是被搜救隊發現的,還有的是自己搭船逃命。

面對這些衣衫襤褸,滿臉驚恐的逃難者,不管是袁仲夏還是駐守海堤的部隊,臉上都沒有鄙夷的神情。

因為在人群裏,還有不到成年人大腿高的小孩。

這些孩子能做什麽決斷?

無非是父母、祖父母固執不肯走,拖累了他們經歷這場災變。

還有一些成年人,因為經濟、家庭、以及自身性格的原因,只能跟隨家裏那個拿主意的人,結果差點葬身在海水與風暴之中。

像袁仲夏這樣履行“保護”職責的人,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主動嘲笑“被保護者”。

“12區的避難所還有位置嗎?”

“沒了,不過衛星城的地鐵站還有位置。”

“告訴他們,讓他們願意去就去,但是不滿十六周歲的小孩一律進入12區接受統一教育,不超過六十歲的成年人都必須工作,由各個避難所分配。”

袁仲夏說完,又補充一句,“如果有不想留在這裏的,告訴他們沒有多余的人手,只能讓他們自己前往內陸地區。”

這個消息顯然不會讓人滿意,人群裏傳來了憤怒的聲音。

袁仲夏不用看就知道又是那些當年搞水貨走私,後來斷了財路的老人,這都是蚌港的老問題了,這群人已經習慣了鬧騰,在他們的印象裏,聚眾拖一拖鬧一鬧總是沒壞處的。

可惜現在已經不是物資富余,按鬧分配的時代了。

哪怕他們喊著打人了,欺負老人了,連踢帶打甚至躺下打滾,駐守海堤的人員也不會多給一個表情。

如果有敢於靠近,做出攻擊動作的,分分鐘按倒,然後帶進旁邊的空帳篷。

畢竟駐守部隊身上有武器,不能被這些發瘋的家夥搶走。

這裏沒記者、基站損壞導致民用通訊中斷、危險地帶附近更沒有普通居民,所以不管是這些人嚷嚷著的曝光,還是大喊大叫造成的不良影響,都是不存在的。

袁仲夏微微皺眉,低聲說:“把那幾個孩子帶出來,給他們找點東西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