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聽音

火星的夜晚, 氣溫會暴跌到零下八十度左右。

在兩極地區與萬米高峰上,這個數字甚至會突破到百位大關,達到零下一百三十九度。

對陸笛來說是一種很奇妙的體驗。

因為在地球上, 極寒通常跟水有關, 但是火星上沒有液態水。

——沙子吸熱時升溫很快,太陽一旦消失溫度就會迅速回落,地球沙漠也會產生這種日夜溫差巨大的現象, 不過沒有火星這麽極端, 陸笛也沒去過沙漠, 他對嚴寒最深的“認識”源自南極洲大陸。

在南極, 那些變形膨脹的水分子肆意侵占著每一寸空間,從生命之源變成了切斷、撕裂物質的利刃。

換到火星,就能清晰地感受到所謂利刃,只不過是自然法則操縱於手的兇器,沒了這件還有別的。

“我聽到聲音了。”

陸笛閉著眼說。

晏龍也通過儀器聽到了細微的聲音,那是巖石表層發出的。

溫差讓這些石頭飽受摧殘,盡管千萬年下來它們已經非常堅固,可還是會有一些慢慢崩落,再經歷這樣許多個溫度巨大的日夜,最終化為遍布星球的砂礫。

風夾帶著砂礫猛烈地吹過這片平原, 越過壯觀峽谷,一直可以吹到星球的另外一端。

能掠過最高峰, 能降落到極地,能用最快的速度環繞赤道一圈。

它們就是火星地表的“洋流”,按照一定規律“運動”著。

到了夜晚,輻射降低,它們就凸顯了出來。

陸笛幾乎能看到流動的脈絡, 像血管一樣分布在這顆星球上,盤踞在地表與高空。

“果然夜晚是探測的好機會。”陸笛振奮地說。

氣囊載體掛在車頂上,一項又一項關於風的數據被記載下來。

風力是變化不定的,但“洋流”卻有個固定的大方向,想要構造量子傳輸網,這些數據必不可少。

不過這些只是基礎,最重要的弦還是引力。

火星的引力並不強,陸笛習慣了地球引力弦的頻率,一時還很難“碰觸”到這些弦,更不要說“理解”與“控制”了。

陸笛懷疑自己需要離開氣囊保護才能捕捉到引力弦的蹤跡,可是那樣太危險了。陸笛只能用最笨的辦法,即觀察自己所能“看見”的所有弦,然後進行辨別,把它們一一標注,等到足夠熟悉這團亂麻一般的線團之後,就能發現隱藏其中的陌生又數量眾多的引力弦。

許多年前,天文學家也是這樣觀測宇宙星空的。

先記錄不同季節的星空圖,然後標出容易分辨的星辰,再發現那些較暗的目標,推測它們的運行軌跡。

“可以了。”

氣囊陸笛首先結束工作。

然後是操縱著載體機器人的晏龍,他剛才在旁邊挖掘巖石。

曹嚴穿著笨重的太空服,吃力地彎腰回收插進沙地裏的探測器。

“這裏連續幾年都沒有劇烈的地殼活動,還是風力比較小的區域,是很理想的建造環境。”

曹嚴的臉在航天頭盔裏看起來有點滑稽,他這身衣服就有一百斤重,雖然火星的重力不高,但是做一些精細的科考工作還是非常費勁,效率也不高。

結果有了晏龍,平時要幹一個小時的活竟然二十分鐘就結束了,這二十分鐘還是必須等待儀器記錄數據的結果,否則還能更快。

——生物AI這種既不耗費生存物資(火星車攜帶的負重)、工作效率又高的搭档,簡直是理想型同事了。

而且這個同事不會為了車裏播放的音樂與你產生審美分歧,也不會擠占火星車裏狹窄的空間,還很有主意,工作從不出錯,這誰不喜歡呢?

外加一個說話有趣,願意聽自己磕叨的陸笛,曹嚴感嘆,原來火星的工作可以這麽快樂的嗎?

“商都那邊肯定為了跟你們搭档的工作機會,搶得打破頭了吧?”

曹嚴握著氣囊的固定尾翼與機器人的手,感動地問。

晏龍:“……”

陸笛:“……”

那倒沒有,打架犯紀律的。

不過晏龍作為教官的課程確實很緊張,陸笛在訓練場練格鬥技巧的時候也很受歡迎。

僅限於格鬥技巧,等到打靶的時候人群就作鳥雀散了,因為誰都不敢站在場地裏。

“走走,連夜趕路,太陽能電板在白天充滿了,足夠支撐我們到下一個建造備選地點。”曹嚴積極地招呼兩人,儼然一副工作上了頭的樣子。

陸笛要繼續在車頂做孤獨的氣囊,晏龍陪他。

曹嚴不好意思地摸摸頭,坐在車裏,主動打開通訊聯絡器:“聽歌嗎?西班牙歌曲,以前很紅的。”

陸笛:“……”

“來嘛,音樂沒有語言的國界。”

面對曹嚴的積極安利,陸笛不好推拒。

火星車重新上路了,歡快的音樂讓車輪仿佛都跟著節奏起伏顛簸。

三分鐘之後,陸笛發現這調子真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