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誘餌

陸笛一登上美杜莎號, 就感到氣氛不同尋常。

各國科考團從昨天下午得知華夏成功打撈上隕石開始,就陸續返回,而華夏需要時間研究隕石, 拖了一個晚上, 於是就造成了“萬眾矚目”的效果。

這些目光當然不全是友善的,有的人甚至質疑這不是平安夜隕石2051G3與G4的碎片。

特別是在華夏之前,負責搜查那片海域的印度船只。

安達曼海的東邊是緬甸與泰國, 西邊孟加拉灣靠近印度半島, 占據了地利優勢的印度科考團毫不掩飾他們的攻擊性與質疑。

陸笛在眼鏡裏轉動視角, 發現眾人似有意似無意地站成了兩堆。

一邊領頭的是俄羅斯, 一邊領頭的是美利堅。

雖然華夏在大方針上跟前者走得近,但是華夏真的有麻煩的時候,毛子也是看戲的一方。

——除非有足夠的利益。

國與國之間的關系,是非常復雜的。

隕石危機不僅沒有化解這些矛盾,反而讓局勢更加混亂,主要是合作變多之後,沖突也加劇了。

反感這種現狀的人有很多,以科學界最明顯。

許多科學家主張危機面前無國界,地球第一,文明存續第一。不過他們的努力收效不大, 雖然大家最終還是能坐到一起,但是矛盾沖突永遠少不了。

在安達曼海, 印度與華夏的矛盾最大,所以印度人迫不及待地跳了出來,搶先質疑。

而各國科考團隊裏那些埋頭研究反感這些沖突的人,陸續露出了疲倦的表情,如果要給他們的心情貼一個標簽, 大概就是“又來了”。

仿佛滿懷期待地坐在電腦前等電視劇的最後一集播放,卻要忍受持續十分鐘的無聊廣告。

特別是印度團隊裏的兩個研究員,眼神麻木,不僅一副買不了會員跳不過廣告的樣子,更慘的是他們屬於這個廣告產商的員工,必須在上司的呐喊聲裏站起來鼓掌。

陸笛看熱鬧不嫌事大,險些就笑出聲。

所有“苦苦忍受”的人身上都縈繞著讓文盲眼暈的、各種看不懂的公式與數據。

陸笛仿佛聽到了這些科學家藏在心底深處的呐喊:誰打撈上來的又有什麽關系?海底的情況本來就復雜,影響因素太多,你沒發現不代表你沒幹活,別人發現也不代表別人就有問題!

別扯了,能不能進入正題,馬上研究隕石?

好吧……該死的不能,那就走會兒神!

因為科學家們的情緒過於強烈,單單在心裏就重復了不止三遍,所以陸笛感覺得清清楚楚,只是這些科研人員的走神方式是回憶自己感興趣的研究內容。

這很硬核。

陸笛試圖努力去記,萬一裏面有技術情報呢?

撐不到半分鐘,陸笛就敗退了。

這種知識具現化的視野過於恐怖,在感覺上就像一堆外星文字呼嘯著猶如子彈一般沖進你的大腦,殺傷力極強。況且說話是有邏輯的,思考卻是不連貫的,東一個西一串的,雜亂無章。

就在這種惡意與奇怪公式的“合圍”之下,華夏科考團再次登上了美杜莎號。

“標本直徑半米,在水深862米的地方打撈上來,經緯度坐標是……”

其實美杜莎號在昨天已經接到具體位置數據了,這只是交接的流程。

從現在開始,這塊隕石都不會離開監控攝像鏡頭,直到隕石的分析報告公布。

新一輪冷嘲熱諷再次上線。

“什麽海底火山噴發,華夏是沒有能力撈到全部隕石吧?”

“既然是潛水艙事故,又涉及到海底地殼活動與海嘯危機,我們希望看到當時的錄像。”

幾個國家的人一唱一和,明面上諷刺質疑,實際是想要挖出有價值的東西。

華夏的團隊負責人義正辭嚴地說:

“抱歉,當時潛水艙陷入地熱高溫蒸汽的噴發範圍,電磁粒子讓潛水艙與海面的通訊中斷,剛逃脫出來又被抹香鯨撞擊,設備徹底損壞,現在只有海面那份攝像畫面保存……截止到地熱噴發之前的。因為涉及到我國潛水艙的設計,所以內部畫面我們拒絕提供,不過可以給潛水艙外面攝像頭拍下的記錄。是的,很慶幸,我們采用的同步通訊,這些資料沒有跟著潛水艙的損壞一起丟失。”

那有什麽用?

眾人想要知道的是兩個推進器同時出問題的情況下,華夏的潛水艙是怎麽順利回歸的。

這是他們通過美杜莎號上的本國工作人員得到的情報。

“什麽,兩個推進器?不,只撞壞了一個,另外一個是被碎石卡住了,重啟引擎推進系統之後逆轉排水輪就恢復了。”華夏方面的人矢口否認。

總之除了隕石標本與海底火山的數據,其他問題翻來覆去就是三個原則:不知道、不清楚、沒這回事。

太極拳高手。

華夏這個作風,各國顯然很熟悉,他們知道這樣是挖不出東西的,只能另外找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