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第2/3頁)

俞堂早就在想這個問題:“十年後,和蟲族的戰爭都沒有結束嗎?”

機甲剛從現實中回來不久,他給俞堂帶回來了一顆金剛鉆頭,放在小倉庫裏:“沒能結束。”

機甲回到俞堂身邊,陪他一起坐在抱枕堆上。

“蟲族這一次並不是遷徙路過。”

機甲說:“它們是看中了這片星系,要把這片星系作為新的‘蟲穴’。”

蟲族沒有人類的智力水平,它們因為本能而繁衍,因為本能而遷徙,也遵循本能,在宇宙裏尋找新的巢穴。

“在星際史裏,有些星球的記載中出現過蝗災,蟲族的行為在本質上和它們類似。只是蝗蟲的食物是莊稼和植物,蟲族的食物是能源和人。”

“這場戰爭曠日持久,沒有人可以終止它。”

機甲:“它會持續到一方徹底滅亡。”

俞堂點了點頭。

機甲說:“在這本書裏,葉含鋒之所以被宣傳成‘實力超過了合成AI的第一觀察手’,也是因為這個。”

在漫長的戰爭中,人們迫切需要希望,所以要推出能夠凝聚希望的人——這個時候,事實反而不再重要。

葉含鋒的實力當然沒辦法超過時霽。

但人類的希望,不可能被凝聚在一堆數據裏,凝聚在一個沒有人類的思維和感情的合成AI上。

所以不論葉含鋒願不願意,他都必須接受這種說法,成為那個被推出來的“英雄”。

俞堂又下了一次鉤,他低頭看了看,確認魚鉤撈空,按下加速回竿鍵:“蒲影也是這樣嗎?”

機甲微怔:“……什麽?”

“我推演過蒲影的結局,他沒有選擇抵抗,和溫邇在一起生活了十年。”

俞堂說:“如果不是最後的意外,他會成為全聯盟第一例被徹底治愈的電子風暴幸存者。”

因為聯盟需要一個被成功治愈的幸存者。

俞堂放下釣竿,隨手撥動光幕,加了層任何竊聽裝置都進入不了的屏蔽。

“我一直奇怪。”俞堂說,“蒲影的人格在風暴裏泯滅了很多,但他和駱燃都不會逆來順受。”

“如果我接收的就是全部劇情,蒲影不會做出這種選擇,他會離開這個家,他寧可開著他的車睡在馬路上。”

“時霽也一樣,他一直記著他的組長,還背下了我家裏的地形圖。”

“即使有一天,時霽真的被抹殺掉了關於莊隊長的記憶,他也依然會記得,他的戰友們失蹤在了一片陌生的地方,他是唯一的偵查員,只有他能把地圖送出去。”

……

“一定有什麽原因改變了他們的選擇。”

“按照我接收到的劇情,他們的人設,原本都不會選擇接受那個結局。”

俞堂說:“我進行了很多次推論,添加了很多因素,但不論怎麽調整,都只推得出一種可能。”

俞堂:“我接收到的根本不是全部劇情。”

機甲沒有說話,安靜地看著他。

“這四本書是同一個世界觀,但其他幾本書裏,都被抹去了戰爭的所有痕跡。”

俞堂問:“為什麽?”

不等機甲回答,俞堂已經自己說下去:“我推測,是為了不對這本書的劇情造成幹擾。”

如果他事先不知道這些,在已經無可挽回的局面裏,被推到必須選擇的這一步,就必須做出選擇。

就像蒲影必須選擇,是違抗家族的命令離開,還是成為那個“被治愈的希望”,行屍走肉地活著。

就像時霽駕駛著他的僚機,拖著已經半廢的身體,心裏很清楚,自己永遠也不可能再恢復到原本的巔峰狀態。

“我在這個世界裏待了五年,我比任何人都清楚,這個世界存在真實的部分,存在我想要保護的人。”

“如果我面臨的選擇,是要麽和程序融合,變成一個智能AI,要麽甩手不幹,看著我想保護的人和這個世界一起崩解消失。”

俞堂問:“我要選哪個?”

機甲擡起機械手臂,輕輕按在他的膝頭:“俞先生。”

“在我目前恢復的記憶裏,有一個我很喜歡的人類。”

俞堂說:“他最後選擇了和AI徹底融合,變成了一組數據……我一直都在想為什麽。”

俞堂:“他答應我了很多事,都還沒有做。”

機甲輕聲打斷他:“俞先生。”

“我知道,你現在是監察部門的人。”俞堂說,“OOC的部分,可以任意懲罰。”

他只是想說一說。

還是一團光的時候,他有很多話想說,可都沒有機會。

“他對我說,他變成了一個兩層樓高的大機器人,可能暫時沒有辦法烤餅幹了,讓我想他的時候就去敲一敲。”

“開始的時候,我去敲,他會閃紅燈給我看。”

俞堂說:“我看得很高興,我不知道機甲和人類有什麽不一樣,還以為這是他的新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