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第3/4頁)

沒有人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時霽在醫院昏迷了三天,開學考核結束了,盛熠的排名終於徹底滑落到了整個學院墊底的位置。

這個時候,時霽的身體檢查結果也已經出來,被送到了軍事學院。

時霽不適合再駕駛僚機了。

“跌落到谷底的評判標準,是盛熠開始失去了憤怒的動力。”

系統說:“他不再憤怒,也不再質問了,他整個人都被絕望擊垮,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究竟是不是有天賦……”

系統停下來,看著正在下單戰鬥相關技能卡的俞堂:“……宿主。”

“我就是囤一囤。”俞堂解釋,“以防萬一。”

系統心情有些復雜,它看著半個倉庫的初級中級高級戰鬥技能卡,不太認為它的宿主是打算以防萬一。

“宿主。”系統努力閃著小紅燈,提醒俞堂,“我們這一次不太方便OOC……”

俞堂:“放心,不會OOC。”

系統愣了下:“為什麽?”

“被震出去以前,我檢查了一下時霽的身體。”

俞堂說:“我發現時霽其實已經被改造過一次了。”

系統愕然。

俞堂已經解析了時霽的全部數據,他把代碼拉出來,密密麻麻投在光屏上:“在他的思維模式裏,曾經被植入過一段程序,是這段程序把他改造成了仿生人。”

俞堂切換光屏,把裏面整整兩頁代碼標紅:“這段程序可以無限提高時霽的服從性,抹殺他反抗的意識,修改他不符合要求的語言和行為舉止。”

換句話說,時霽天然就被植入了一個反OOC的低級智能系統。

“這才是那項研究被緊急封禁的真正原因。”

俞堂說:“課題只是個幌子,他們根本不是在制造仿生人。”

俞堂:“他們是在把人變成仿生人。”

系統錯愕得幾乎發不出聲音,它檢查了一遍這個世界的科技樹:“可是宿主,這個世界還沒有能力給正常人植入程序……”

俞堂問:“不正常的人呢?”

系統愣了幾秒鐘:“……電子風暴?!”

“上本書裏,我一直在想一件事。”

俞堂:“溫邇研究出了通過人為幹涉形成電子脈沖,吸引電子風暴的方法。他試圖和軍方合作,用這種方法研制電磁武器,被軍方拒絕了。”

俞堂:“然後他這麽容易就放棄了?再也沒把這項跨世紀級別的研究成果拿出來,試著用在別的地方過?”

系統理解了俞堂的意思:“溫邇不是這種人……他不可能甘心的。”

系統調出備案,仔細搜索了一遍上本書的劇情:“溫邇一直在偷偷制造電子風暴。”

“他不在乎人的性命,把人當成小白鼠,有很多人因為他的研究,失蹤在了電子風暴裏。”

系統慢慢念完:“……但只有一部分走出電子風暴的人,還能夠重新回到現實生活。”

那些沒能回到現實生活裏的,一直被認為是由於沒有被及時搜救到,靜悄悄地消失在了不為人知的地方。

那些人被以為是消失在了不為人知的地方。

沒有人知道,那些沒能回來的人,作為從電子風暴裏出來的“空殼”,成為了另一個項目的實驗體。

“可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麽?”

系統想不通:“只是隨機挑選幾個經歷過電子風暴的人做仿生人?時霽是恰好有這個天賦——”

“不是恰好。”俞堂說,“時霽是被選中的。”

系統悚然。

俞堂:“回來之前,我去查了一下……這個仿生人研究的科學部負責人,就是溫邇的導師。”

“有關電子風暴的研究,比我們想的更早。”

俞堂:“溫邇攻破了最重要的兩個關隘——吸引電子風暴,和判斷從電子風暴裏出來的人準確的落點。”

對溫邇來說,這只是兩項研究,為了救回他臆想中的那個“蒲影”。

但對溫邇的導師來說,這意味著他們終於有了完整的辦法。

他們先挑好有足夠的天賦的人選,刻意引誘這些人落入電子風暴,判斷準確落點,再把人帶回實驗室。

進入電子風暴的實驗體,會出現人格的散逸和解離。

這個時候,他們就可以趁機植入那一段程序,進一步抹殺實驗體作為“人”的意識,同時保留下來AI沒有的隨機應變力和判斷能力。

他們可以制造出最優秀的人形兵器。

“這還不是最後一步。”

俞堂說:“成功植入了這一段程序的人,就具備了和智能AI融合的基礎。”

時霽不是唯一的仿生人。

在他之前,一定還有不止一個或成功、或失敗的人形兵器被制造出來。

只是現在,這些曾經活生生的“人”,都已經完成融合,變成了冷冰冰的AI。

“所以,修復卡還得再幫我囤一沓。”

俞堂說:“身體修復的……程序剝離交給我,這個我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