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第3/3頁)

為了實現火力覆蓋,明軍的火繩長度當然是計算好的,從點燃到發射的時間兵士和指揮也都心裏有數,但這個時間被敵人掌握就讓人很難受了。

大白天還好,天色陰沉或是黑暗之中火繩便極為明顯,一旦點火明軍都能聽到土族的示警聲,被火光暴露過好幾次行蹤後,大明的軍隊就只能避免夜襲計劃= =。

但甘爾達的槍械在這點上卻能有效避免,因為雖然同樣是用火繩作為引線,但不知道是何原理,這把歐洲槍的火繩燃燒速度非常緩慢,正因為燒的慢,他們的火繩與其說是一次性的點火裝備,不如說是類似於火折子的用法。

甘爾達用機扣和一個鐵匣子罩住了火繩,而在需要它點火的時候,只需要用機扣將燃燒著的火繩壓入點火口即可。

因為這種設置,火繩從一次性變成了多次性,而且因為小匣子的存在,火繩也不容易被打濕,還能遮蔽住火光,整體變得更為隱蔽。

當然,他也有自己的缺點,譬如要將燃燒著的火繩精準壓入需要技術,而且火繩的長度也需要提前調整,但對於發射一次就需要給它一點冷卻時間的火銃來說,在等待的時間調整火繩並不是太麻煩。

如果說這個改進只能說是充滿巧思又方便的話,另一個改造就讓木白有些看不懂了。

“你們為什麽……要在槍管裏挖線?”木白終於找到了這把槍更輕的原因,他用手指觸碰槍管裏凹凸不平的細線,有些不敢置信道:“這是為了節省鐵嗎?”

“一開始……是那樣的。”偷工減料被新老板發現的黑心商人甘爾達露出了一個尷尬又不失禮貌的笑容,他小聲道:“但是我發現,被我劃了線的槍準頭要比光滑的槍更好用!”

……真的假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