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第3/4頁)

如此,一年後,洪武二十一年,大明以福建、台灣、澎湖列島為中心,以廈門為指揮點的第一條東南向防守島鏈修建完成。

此處布置民兵十萬,山城十六座、巡司四十五間、鎮海邊衛五所、探照燈十台,戰船、弓弩不知凡幾,每當進行海軍演練之時,聲如海嘯。

海軍剛建成時曾有不知情況的倭寇前來侵擾,被大明海軍像是狐狸攆著兔子一樣一路追回了老家,當大明的海船猶如海上巨獸一般浩浩蕩蕩出現在日本國的海面上時,懸掛著巨大金龍旗幟的明字號國旗以及身著朱紅襖衫的大明兵士在很長一段時間間都成為了日本國民的噩夢。

盡管那一次追擊最後並未真正踏入日本國領土,日本國的兩位國主也很快送上了請罪文書,但洪武帝還是將孫子召了回去。

“讓你去修建防禦設施的,不是讓你現在就去打人家,”洪武帝頓了頓,對著有些小生氣的孫子悄聲補充:“要畏畏縮縮屢次伸手試探乃小人所為,我等大丈夫,就當在能一鼓作氣將其全滅時再動手。”

史官記錄的手一頓,默默將視線轉開,大明的皇帝慫恿小孫子在把人全滅時候再出手什麽的,他沒聽到啊。

木白有很大的不同意見,他立刻表示海軍體量龐大,訓練項目繁雜,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動彈不得啊!

洪武帝頓時表示你當爺爺我沒練過水軍嗎?水軍能要多大地盤?然後他就接到了大孫子沿途連夜寫好的訓練項目清單,從上頭有些倉促的字跡來看,明顯是速成為了應付他的版本。

洪武帝好氣又好笑之余展開一看,頓時就覺得腦仁發疼。

訓練隊列旗語什麽的還算是個正經事,你讓人練習搶灘登陸幹什麽?讓水軍練習急行軍幹什麽?讓人學習怎麽畫地形圖又是要幹什麽?

這目的還能更明顯一點嗎?

雖然一肚子的槽點,但在大孫子的堅持下,洪武帝還是滿臉無奈的答應了木白的請求,當然,不是沒事就去日本晃悠的那個,而是重建福建的泉州港,將招待外來使節團的部分任務交給了泉州港。

此後,東洋的使者入劉家港,而西洋以及南洋的使者直接入泉州港。

考慮到泉州距離應天府頗為遙遠,洪武帝更是大手一揮,十分友善得表示以前招待商人都是走陸路,耗時長又疲累,以後改為海路得了,大明的官船會沿途護送,等各位離開的時候也會像宋時一樣,護衛你們一段時間。

當然,以上的服務可不是免費的,也不需要額外交費,以後大明會從外來船只的貨物進行估價,抽出三成作為入港的“服務費”,希望各位親們主動申報,若是發現有躲避繳納稅款的情況,直接沒收所有貨物哦!

等這些名為使者,實為商人的各邦來客在武船的“護衛”中仔細研究大明的新法令之後,他們驚喜得獲得了一個重要訊息——洪武帝開放了部分民間采購模式,允許大明的商人在官方的監督以及調控下和外國使節團進行接觸,並且在規定的區域內和外國商人交換貨物。

這意味著什麽?意味著商人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采買貨物,而不是每次和開福袋一樣等著洪武帝的賞賜啦!以後可以買買買買到爽啦!雖然說要繳納服務費,但是賺頭反而比以前更大啦!

不,不能隨意買買買哦,大明還是有些商品是禁止私下購買的,只能從官方渠道限量采購。

通譯將一張列了一排禁止售賣貨物的名單送給了對方,在那些商人看到上頭居然寫著茶葉、絲綢勃然變色時,又將另一張單子遞了過去:“這是官方鼓勵采購的貨物,各位如果將這些東西帶來,可以得到一些特殊的優惠。”

“特殊的優惠?”幾個南洋來的商人有些疑惑,但當他們和通譯意味深長的表情一對上,又看到對方用手指輕點禁售名單後,頓時恍然大悟,立刻也露出了和通譯一樣的表情,表示自己已經心領神會。

不過讓他們納悶的是,大明要的東西怎麽都奇奇怪怪的,硝石、火堿、玻璃,甚至連大米小麥棉花都要,大明咋回事?不至於此吧?

不過商人們轉念一想,又有些樂呵,大明要的這些東西都比較重,往日來大明做生意的時候這些船只通常都是空倉或者是半倉來,滿倉回。現在大明需要這些東西正好可以讓他們賺兩筆錢,而且這些貨物都比較沉,也可以做壓倉,無形中也降低了海運的成本。

而且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大明這樣的操作也保證了遠道而來的商人能夠旱澇保收,只要平安抵達大明,就能有賺頭。

當然,更有賺頭的還是大明官方,為了拉動各地收入,也為了鼓勵這些商人消費,這批洪武朝來到大明的商人們有幸享受到了八百多年後的現代人才有的待遇——一種掛著旅遊的名頭,實際是為了讓人購物的特色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