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第2/3頁)

文武會試全部結束,接下來只要等兩日後的張榜即可。張榜後,若是榜上有名,考生即可要準備張榜三日後的殿試,而榜上無名的考生就可以收拾收拾東西回老家改日再戰了。

因此,這些來陪木白考武舉的小夥伴嚴格來說也是耗費了自己的最後的休閑/復習時間。作為考生的家長,傅忠覺得自己必須要給予些表態,於是他大手一揮,請大家一起吃了頓偏餐。

如今的百姓尚且習慣一天吃兩頓,七、八點鐘乃至更早用朝食,下午四五點食用哺食,中間間隔時間長,自然要用些東西墊墊肚子,這種墊肚子的飯食就叫偏餐。

偏餐的菜量不大,且多以甜羹、茶點為主,對於一群小夥子來說,這就有些不夠看了,於是,好大哥傅忠便特地讓人去買了些包子饅頭餛飩,讓這些青年吃了個飯飽。

在席間,他還告訴了木白一個好消息:“陛下一月前便已讓大都督耿炳文前往雲南傳旨,父親應當已經在班師回京的路上了。不過算算這路程,恐怕是無法在小弟你金榜題名之時趕回應天府了。”

木白聞言有些小沮喪,不過還是很為養父將歸朝感到喜悅。他又細細問了問,得知此次班師洪武帝只召回了傅友德和藍玉,小夥伴的父親沐英以及一萬精兵仍駐守當地,作為武力威脅,他們要等當地行政單位能夠控制全局了才能回來。

“看情況得有一兩年不能回京了。”傅忠小聲道,“我聽雲南來的兄弟說,此前派過去的雲南承宣布政使司左布政使梅思祖和潘元明都病倒了,說是都不太好了。”

木白頓時沉默,心中升起濃濃的同情。

按照大明的行政規劃,當地的布政使司作為行政部門一般有兩個執印,分左右布政使,其中左為貴。

具體到不同地區情況就比較復雜,政務繁雜的地區會設置兩個左使或者是兩個右使,但是雲南可是配備了足足四個人。

其中三個全是左使。

梅思祖自不必提,開國功臣,能打仗能做管理的全能型人才。潘元明也屬於開國功臣,他原是張士誠手下,後為了全城百姓投降了朱元璋,得到洪武帝的重用。他二人都是屬於一代名臣,德高重望,是被朱元璋特地派過去鎮場子的。

兩個外來人自然要搭配當地人才好幹事,所以,另外一位左使就是出身雲南當地的吳印。

吳印此前是在一個名叫黑鹽井的鹽礦內擔任鹽課提舉司的頭頭,因為做事認真靠譜被缺人缺得飛起的梅思祖看上,就把人提溜了過來,搖身一變,成了大明有編制的公務員。

作為本地人,吳印承擔的是輔助之職,不過很顯然即便有了他這個助手也沒什麽用,大明派過去的兩個主印還是全都趴下了,還是在雲南氣候和北方並無二樣的冬季,說是水土不服著實可能性不高,所以……

……兩人都是累趴下的吧?

木白不由小聲道:“看起來當大明的官員很辛苦啊……”

“是捏。”傅大哥小聲應和,然後在弟弟震驚看過來的眼神中若無其事地轉移話題,仿佛方才說話的人不是他一樣,“不過你也不必太過擔心,據說陛下已經派了禦醫過去,父親他們在雲南也找到了一個醫術十分高明的苗醫,想來兩位都不會有事。”

“苗醫?”木白被這個話題成功吸引,他想了想後頓時露出了些許恍然之色,“對了,阿春之前好像就在找苗醫,看來他找到了,真是太好啦!”

傅忠表情透出幾分柔和,他摸了摸弟弟的腦袋:“嗯,那位也是我們傅家的恩人。”

木白這才知道沐春要找的那位苗醫居然就是那位為傅添錫療傷的醫者。

然後,他聽了一耳朵那位老先生是如何如何的仙風道骨,醫術有多麽多麽的高超,據說就差那麽一點點傅添錫的腿腳就醫不回來了。

當然,那位苗醫過於不講究的治療手段也讓傅添錫留下了不少心理陰影。據說,由於那位先生炮制藥材的過程極其粗暴,藥汁的口感簡直一言難盡,而且那先生特別喜歡使用各種昆蟲入藥。

這一切都導致視覺、味覺和嗅覺飽受摧殘的傅添錫現在一看到蓄著山羊胡的老先生就會反射性地嘔吐,為此連國子監也不能去了雲雲。

等等!

木白歪了歪頭,忽然抓到了之前被他屢次忽略的重點:“你們要找的那位先生,是一個有山羊胡,喜歡用蟲子入藥,很擅長治療骨傷的老先生?”

傅忠一愣,回憶了下後道:“我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擅長骨科,但添錫傷得最重的的確是筋骨,另還有些皮肉傷,對了,他似乎很擅長金瘡傷止血。”

木白的表情漸漸變得有些無語,“原來你們找的是他。”

“你認識?”傅忠臉上出現了一抹訝色,接著,他看到弟弟輕輕點頭,頓時有些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