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第3/4頁)

而現在,這些個學子還沒有步入官場就已經在帝王心中留下一個好印象,這的確能算得上是最好的嘉獎了。

在王權時代,能被皇帝記住名字,只要自己再有點實力不要做糊塗事,一般來說,想要得個平步青雲、光宗耀祖,根本算不上難事。

其實,這些還是顯性的好處。

武官的同鄉垂下眼皮,最可怕的是隱性的。

這個考生可是向所有的貧困考生賣了個好,而且他是拉著人搞事,還搞成了。無論這些學生是否考中,他都得了份善意,最關鍵的是他在那些人心中留下了跟著他做事能有好處的潛意識,這點在官場上是極其重要的。

學生時代的人情和信任可和官場上那些因為政治上的考量而形成的利益同盟完全不同,就和他們武將一樣,朝堂上關系再好,也比不上一起扛過槍、拉過弓交換過後背的同僚。

這小子,如果考得好一點,說不定新生代中的領頭人就是他了,只是……

可惜咯,聽說這小子是雲南來的,就連他這個武官都知道那地方窮鄉僻壤沒什麽好老師。讀書沒個先生,靠自己能出什麽成績?

這也算是常見的情況,一手好牌,卻遇上了個手藝不行的出牌人,最後只能爛在手裏。不過對他們來說倒也不是個壞事,好歹文武不和啊……

同鄉摸了摸下巴,忽然感覺身邊有些安靜,頭一扭便發現身邊已經沒人了,不知何時原來走在他身邊的那武將已經歡天喜地地拉著同樣有兒子被誇獎的官員在那裏嘀咕開了:“那小書生能來事,花了那麽點錢就能得陛下誇獎,咱要再去砸些錢,看看那小書生能不能帶著咱們家混小子飛一把。”

同鄉:“……”

同鄉快步上前,踹了那老小子一腳:“你這老小子冷靜些,這事還得從長計議,人家到底是考生,我們是朝官,私下結交不太好。”

“那我讓我兒子……”

他的話還未說完,就見一天子近衛小跑而來,繞過眾人站到了走在最前面的徐達面前躬身作揖道:“魏國公還請留步,陛下請您於謹身殿覲見。”

謹身殿啊……

一聽到這個名詞,有幾個和洪武帝走得比較近的官員嘴角便微微抽動了一下。徐達自然也屬於走得近的人,但作為武將中脾氣最好的人,他只是微微頷首,與同僚告罪一聲後便淡然跟上。

對於這位自幼相識的帝王,徐達比起其他人多了幾分親近和了解,譬如今日朝會之時也唯有他看出帝王的雷霆之怒中其實並無太多怒氣。

但他自認再了解洪武帝,也不太能理解洪武帝拉著他站在謹身殿大門口面朝宮殿一邊吹著冷風一邊談論孫子的教育問題是個什麽操作。

魏國公徐達雖然和朱元璋同齡,但他成婚晚,兒子如今年歲也不大,所以他至今還沒有大孫子抱,倒是已經有了外孫……

哦對了,他的外孫都是朱元璋的孫子來著。

顯然,朱元璋也意識到和一個沒有孫子的人談孫子的教育問題不是件厚道事,他話題一轉,拍了拍老兄弟的肩膀:“天德啊,你何時把你那小兒子帶過來讓朕瞅瞅?”

在宮殿門口的幾張紅艷艷對聯的映襯下,洪武帝的一張臉笑得慈祥極了:“朕記得是叫增壽吧?可真是個好名字。”

徐達張了張嘴,將我家兒子都是你起名的這句有嘲笑老朱記憶力嫌疑的話吞了下去,面上依舊是一派恭敬。

而就在洪武帝和他的老親家就幼兒教育問題進行討論之時,木白也遇到了意料之外的情況。

香杉書舍的大門被數十名衣衫破舊的學子團團圍住了,這些滿是風霜之色的學生表示自己是聽說此處可以住宿,這才跨越大半個應天府慕名而來。

“聽說?你們聽誰說的?”香杉書舍的學子擋在大門口不敢放人進入,“我們這才入住幾天,根本就沒往外頭放消息。”

“可是我們真的聽說了!”外頭的學子面面相覷,“好多人都知道啊,你們這兒還可以洗澡什麽的。”

木白眉頭頓時皺起,他身側的幾個學子也面色一變。

“情況不太對!”其中一個學子低聲道,“我們這兒能沐浴也就這兩天的事,怎會傳到城裏去?而且還有這麽多人一起來……”

“這些人該不會是盯上咱們的土匪吧?”另一學子提出了一種可能性。

“不太像,這身板就是讀書人身板。應是有別的緣故。”

“總之,還是小心些好,別讓人進來了,而且這麽多人我們這兒也容不下。”

“先開門吧,”木白低聲道,“把人擋在外面也不是個解決問題的姿態。”

“只是,諸位,如果真如他們所說,消息都傳遍了的話,那他們不會就不會是第一波來人。”

他的預感很靈驗,到了午時時分,香杉書舍門口集聚了近百學子,全都是聽說這兒可以居住從城中趕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