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可能是因為太過羞恥的關系,那幾天發生了什麽在木白的大腦中都自動蒙上了一層薄紗。

等到他再有意識的時候,自己已經拎著包袱帶著弟弟站在一匹矮腳馬邊上了。

而他那總體來說還挺靠譜的養父,正將他弟弟往一個背簍裏放。

“來,小文,你看看能不能坐穩?”傅友德臉上掛著一臉和他那胡子拉碴的臉完全不符的慈愛。

“穩的!”木文在背簍裏扭了扭屁股,嫩生生答道。他在裏頭摸索了下,還晃了晃腳丫子,顯然極其滿意這個環境。

木白湊過去一看,頓時覺得自己對背簍這個詞有了全新的認識。這個藤編的背簍裏除了有一個小凳子外,邊上居然還裝了兩個小把手,可以讓木小文拉著站起來。

小把手不用的時候還可以系上布條,這樣木文就能被固定在座位上,在裏頭睡個覺也不怕撞頭。

背簍的蓋子也十分精巧,它居然還是個折疊式的,在需要的時候可以只打開一半,如此既透氣又能夠充作遮陽板。

最過分的是,傅友德還在裏面放了不少零嘴,這一袋袋的口糧甚至都讓木文沒地方放腳了。

木白立刻將裏頭的小零食掏出來檢查,一看裏頭大量的糖片糕點頓時臉一黑,除了留下幾塊肉脯外全都給沒收了。

頂著弟弟瞬間垮塌下來的小臉以及沮喪的小眼神,木白理直氣壯道:“路上顛簸,吃得多了會犯暈。”

然後他無情拒絕了傅友德往裏頭放些果子的建議,這次用的理由則是吃果子手會黏糊糊的,不方便洗手的時候會不舒服。

這個理由放在別的小孩身上極為勉強,但在木文身上……雖然相處時間不長,但傅友德也發現了,木小文是個特別龜毛的小孩,於是,他瞬間就被說服了。

雖然沒留零食給弟弟敞開吃,不過木白還是在這些養父準備的愛心零食中挑出了些糕點和腌漬品打包掛在了馬鞍上,表示路上歇息時候,這些就是他們重要的口糧。至於糖果,還是算了,馬上要入夏,路上一路都是大太陽,萬一糖塊化了那就太狼狽了。

不過最後為了安撫失落的養父,木白還是帶上了一些糖塊,這些糖果都放在了沐春那邊。

“放在我這邊,我怕經不住木文纏。”木白用眼神和小夥伴說。沐春聞言看了眼乖巧坐在背簍裏的木文,冷不丁就對上了小孩黑亮亮的眼神。

和木白如出一轍的小圓眼分明就閃動著“我已經知道啦!”的意味。

想也知道,這一路上自己恐怕是得不了太平了,小夥伴這分明是將應付弟弟的差事丟給了他。不過……算了。

沐春沖著來送行的傅友德一抱拳,翻身上馬。木白亦是在傅友德的幫助下將裝著弟弟的背簍背起,固定好,他拒絕了旁人的攙扶,自己踩著馬鐙一個輕巧的翻身,穩穩落在了這匹矮腳馬身上。

從他的動作來看,背上的負重似乎並未影響他的靈活性和重心。

這一發現令邊上的幾個工匠松了一口氣,隨即看著木白的眼神便帶上了幾分欽佩。

用背簍裝孩子這種事在滇南並不少見,滇地多山巒,山路難走,抱著走極容易失去平衡,所以當地有些地區的婦女便將孩童放在背簍裏,如此也方便女人在農忙時候照顧孩子。

別看這動作看著很簡單,但小孩子是會活動的。

小孩若是在背簍裏也會將動靜傳遞給大人,沒經驗的大人很容易會被這突如其來的動靜嚇到,或是被帶累得重心不穩以至於踉蹌摔跤,每年都會有這樣的意外發生。

大人尚且如此,更不必提少年了。

現在背著小孩的少年看上去不過也就十來歲,而且這個背簍為了確保硬度還特地選擇了特殊品種的樹藤,籮筐的重量是尋常筐子的兩倍有余。

如此,坐在裏頭的小孩是舒服了,背著的人那是真的受罪了。

不舒服也沒辦法,誰讓他這次去芒布路是要參加考試呢,這一去還不知道要花上多久,木文作為一個小孩子,聽到唯一的親人要來個歸期不定的遠行自然不能接受。

小孩再懂事,這種時候也會有被拋棄的感覺,小豆丁在聞訊的那天就開始哭,哭到後面都快厥過去了。木白見狀實在無奈,看實在哄不好只能應下帶他一起走。

他之前想要將木文留在昆明是有理由的,此前,三路反叛,昆明到芒部沿途都算不得安穩,極有可能遇到漏網之魚不說,道上還有各色路障坑洞。

這種陷阱針對的是疾行的騎兵還有裝載輜重的馬車,若是遇到了,馬匹機動性強或許還能躲過,但馬車就很容易陷入被動。

如此情況下,的確不方便駕駛馬車出行,但既然已經答應了弟弟,木白只能想法子解決這個問題。

抱著弟弟騎馬這個選項首先被排除,這動作太危險了,而且萬一遇到敵襲,木文簡直就是活靶子。最後,還是傅友德從本地人的帶娃方式中得了靈感,令人做了個背簍將木文塞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