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3章 至聖之路遇孔聖!

至聖之路盤旋而上,如環繞整座諸聖殿堂的玉龍,旋接天宇。

在說服孫武之後,秦楓直上了近百道台階,竟是一路暢通無阻,等到他回過神來,朝下方望去時……

大澤聖院已是只有了火柴盒的大小,在層層雲霧之下,幾乎已不可見了。

“為什麽到現在都沒有遇到至聖之路的第五名試煉者?”

秦楓在心內不禁暗暗嘀咕。

鄒春秋沒有必要騙他,如他所說,這至聖之路上的應該是天選儒聖,以及歷代的儒道強者。

鄒春秋,墨翟絕對不是天選儒聖,荀況是,孫武應該不是……

如果只有一位天選儒聖,這未免也太蹊蹺了一點。

然而就在這時,白玉長階的高處,一名儒服老者,白須飄飄,身高九尺,雙手過膝,頭頂凸出,宛如壽桃一般。

看到這標志性的相貌,秦楓驀地就意識到了什麽。

秦楓再走近一些,就看到那人手中還擱著一把戒尺。

戒尺之上所書,正是“有教無類”。

“居然……真的是孔聖!”

“怎麽辦,難道真的要跟孔聖辯論嗎?”

即便秦楓三世輪回,擁有跨越兩個世界,兩種文明的經驗和底蘊,但是要讓他面前萬世師表,萬古長明的孔聖……

秦楓依舊覺得心中有些沒有底氣。

更何況孔聖留在中土的兩件至寶,《春秋》書和戒子尺,還因為秦楓的“見死不救”而最終被方運毀掉了。

如果這算起恩怨來,孔聖怕是絕對沒有可能讓他安然通過的了。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此時膽怯後退,都已沒有退路了……”

秦楓看著眼前雖然身形並非拔地參天,但氣勢卻隱隱如泰山,阻立在成聖之路上的孔聖……

深吸了一口高空之中森冷的寒氣,秦楓要讓自己的頭腦更加地冷靜下來,隨後他緩緩上前,遠遠作揖道。

“弟子秦楓,拜見孔聖!”

高天之風,從孔聖與秦楓的中間穿行而過,發出“呼呼”的咆哮之聲。

面對秦楓的施禮,孔聖只是微微點了點頭。

正當秦楓有些忐忑,不知孔聖要如何“考驗”自己的時候……

“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孔聖脫口而出的竟是秦楓在《大復仇論》中的名句。

雖然這兩句話都是孔聖所說,弟子所載,但此時此刻,被他自己說了出來,卻似乎有著一絲不同的意味。

畢竟同樣的話,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場合說出來,或褒或貶,含義都會完全不同。

此時此刻,至聖之路上,孔聖提起秦楓在《大復仇論》中最著名的觀點,究竟對秦楓是肯定還是否定……

一時間,包括秦楓自己在內也是毫無頭緒沒有答案。

就連孔聖的聲音都不帶有一絲一毫的傾向性,根本叫人難以捉摸。

秦楓想了想開口道:“這是學生從孔聖文章中摘錄出來的部分,還請孔聖指點。”

這位被億萬儒生景仰的大能,徐徐開口道:“你可堅信此道無誤?”

秦楓不曾想到,孔聖居然會問這樣的問題,先是微微一愣,便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學生不僅深信此道無誤,而且身體力行之……”

面對秦楓的回答,孔聖卻是緩緩說道:“那你可知‘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

聽得孔聖反駁自己,秦楓也是微微一愣。

萬事萬物,從來皆是當局者迷而旁觀著清,孔聖可以說是一語指出了秦楓《大復仇論》的弊端所在。

儒家講復仇,武家也講復仇。

武家是“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儒家講“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那麽本質差別究竟在哪裏呢?

如秦楓所說的,“以直報怨”,你對我怎麽樣,我對你也怎麽樣……

那與武家的所作所為又有何異呢?

面對秦楓有些驚異的目光,原本應該乘勝追擊,直接粉碎秦楓《大復仇論》根基的孔聖卻是展露出和藹的笑容,緩緩說道。

“我儒家的核心終究是在‘仁’……”

“無論是‘仁者’,還是‘仁政’,無論是經世致用之道,還是內聖外王之道,其出發點與落腳點皆在於‘仁’字。”

“正是因為儒者有‘仁’,才會善待他人,才會想要讓君王善待百姓,才會想要世間安居樂業,這是‘仁’,也是儒家值得所有儒生為此不惜付出生命的‘大義’!”

孔聖說話的聲音不大,卻是如驚雷在秦楓耳畔滾滾而過,又如同醍醐灌頂一般,指出了他的缺陷與不足。

孔聖話音滔滔不絕,鞭辟入裏道:“這才是儒家人願意為了這些放棄自己的原因,這就是儒家所說的‘人無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