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明碼標價

從新村出來,有一條新修好的兩車道水泥路,沿著呂家村小學北墻外不遠,直通呂家村東西向的美食街。

新小學與老村隔著幾百米,更靠近新村這邊。

而且老村的西頭是片呂家食品公司的展覽區域,沒有出租給商戶,為的就是避免這邊以後可能的人潮,影響到小學校的日常教學。

呂冬和李文越,帶著李紅星與呂濤倆人,沿著這條路往東,直接進了美食街。

穿過安靜的展覽區,就來到店鋪集中的區域,經過長達近一年的改造之後,臨街的店鋪密密麻麻,其中大店相對比較少,更多的是一百平或者面積更小的小店。

農村的房子,都相對比較寬敞,普通的一家往往能改造多個小店出來。

呂氏火鍋、呂氏麻辣燙和泰豐園黃燜雞,全都在這條街上開了店。

另外,還有村裏食品公司直營的絕味熟食店和零食鋪子。

其他店當中,呂冬相對比較熟悉的,有黃家烤肉店,呂家村的蟲趣店,李家童子雞,高官鎮驢肉,泉南油旋,北河老豆腐等等。

上百家的店裏,足有三四十家具備開業條件的。

因為劇組今天舉行開機儀式,來呂家村湊熱鬧的人不少,街上不說摩肩擦踵,但也稱得上行人交織如梭。

有些店,已經提前試營業了。

畢竟人不少,開門就有生意做。

呂冬和李文越開門的店挨著進去看,但凡在這邊看店的,基本沒有不認識這倆人的。

七叔的一個徒弟,叫做小光的那個,也在街上開了個店。

做建築和電焊的手藝,小光沒紅星那麽強,幹脆跟七叔學了整飭小吃,跟呂家村的蟲趣店類似,賣些燒烤蠍子、金蟬和泥鰍一類的小吃。

呂冬進他店的時候,還聊了幾句。

“我手笨,師傅的手藝,連一成都沒學到。”小光站在臨街的店鋪前,正在安裝燒烤架:“師傅說我烤的東西還不錯,以前在建築工地上幹活,沒少跑北邊待拆的村裏烤東西吃,師傅就教了我這一手,幫著租了個店。”

呂冬對他說道:“好好幹。”又問道:“啥時候能開業?”

小光指了指街上:“這兩天,街上人明顯多起來了,這邊安裝完,我想著周末就開業。”

美食街經過改造以後,東西通透,算是筆直的一條街道,從東頭就能看到西頭,這個時候下午三點多,街面上不少裝扮比較入時的年輕人,明顯是些大學生。

還有臨近來看劇組的,這部分人就比較雜了。

林林總總,這條街上幾百人還是有的。

坐公交車過來就兩站路,連二十分鐘都用不了。

其實出大學城就一站,只是這一站比較長。

李文越說道:“我這邊的反饋,可能周末的時候是個爆發點。”

呂冬叮囑:“周末衛國叫去他家做客,你提前安排好工作,叫紅星帶人維持好秩序。”

李文越點點頭:“放心,村裏都有預案的。”

明天劇組就會正式開機拍攝,後天就到周末,學生們就有空余時間了。

周末休班的人也多。

這邊的造就宣傳就沒停過,都是為冬天的民俗美食節預熱。

呂家村這邊抓的嚴,明碼標價是最起碼的要求,營業後敢宰客重罰沒商量。

至於啥地頭蛇或者惡勢力之類的,在呂家村的地盤上,全都得安安穩穩的。

一路看過的店,可能有這樣那樣的小問題,但大方面暫時來說做的還算不錯。

美食街上,到處能見到呂家村的電話舉報專欄。

從一撮毛黃樂山的黃家烤肉店出來,進了斜對面馬老三的店裏。

這兩人都是當年跟著七叔混了很久的朋友,前段時間在七叔家裏吃飯呂冬還見過,因為七叔的關系,在周圍一片名頭也不小。

七叔是單論的那個座山雕,這些人就是所謂的哼哈二將和八大金剛。

不過,其中一部分人去外地打工討生活了。

馬老三的店還沒開業,裝修基本上完成了,有一個特別顯眼又特別具有個人特色的招牌——馬老三炸魚!

“哎,呂冬,文越,你們來了。”馬老三認識老七的這倆侄子,更知道他們是呂家村說了算的人,連忙往店裏迎:“進來看看,進來看看,店倒刺的差不多了,給參謀參謀?”

他不說,呂冬和李文越也會進去看看。

李紅星和呂濤也跟了進來。

呂冬看了眼單獨隔出來的作業區,從七叔那邊出發,話說的比較客氣:“馬叔,還是做炸貨一類的?”

馬老三笑著說道:“我一直轉著趕集賣炸貨,做熟了的,就不換別的了,不光炸魚,其他的蝦、螃蟹和蛤喇一類的,都能炸。”

呂濤接一句:“冬哥常說,萬物皆可烤,要我說,啥吃的不能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