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家祭無忘告乃翁

來到西安,跟足協的人見了一次面,具體的商談自然由徐曼負責,呂冬趁著難得出來的機會,跟宋娜到處逛了逛,尤其去看了下兵馬俑和小吃一條街,雖然影響力沒有可比性,但青照的文旅計劃裏面,也有類似的內容。

洛莊漢墓出土的文物有兵馬俑,自然比不上秦始皇兵馬俑,卻同樣屬於歷史人文景觀。

兵馬俑遊客之多,不用多說。

呂冬重點去看了下小吃一條街。

“咋感覺沒你的呂氏鹵肉燒餅好吃。”

走在青石路面上,宋娜頭戴遮陽帽,又咬了一口肉夾饃:“味道只能說還可以,沒咱們的好吃。”

呂冬說道:“口味差別,咱們那個是比著大部分太東人的口味做的。”

宋娜把肉夾饃遞給呂冬:“給你。”

呂冬只能接過來。

“你吃了吧。”宋娜只咬了兩口,看向呂冬:“你不會嫌我吧?”

呂冬趕緊照著宋娜咬的地方狠狠咬了一大口,咕噥道:“哪能。”他嚼了嚼,咽下去:“黑蛋,你買的東西,咬兩口就不吃了?”

宋娜笑:“街上這麽多特色小吃,多嘗嘗,要是買一樣全吃下去,頂多兩三樣就吃不動了。我嘗,你負責吃,不挺好?”

這條街五百多米長,路兩旁一色仿明清建築,或餐飲、或器物,路兩邊飯館林立,各種各樣的小吃密密麻麻連成一片,其中不乏當地人最認可的老字號小店。

看眼街道,宋娜的話好有道理,呂冬無言以對,只能默默的啃肉夾饃。

宋娜見到感興趣的,就去買來嘗嘗,都只買一小點,以嘗為主。

呂冬仔細觀察街道兩邊,偶爾還會取出相機拍照,不管這邊味道如何,但人流量是真的大。

路上看到不少掛著百年招牌的店,呂冬不用去問也知道,估計有些跟呂氏麻辣燙和鹵肉這類百年傳承的名吃差不多。

逛了會,走得累了,呂冬去給宋娜買了甑糕,一起在店裏坐了休息。

宋娜摘掉遮陽帽,吃了口甑糕,大概今天吃的東西多,感覺有點膩,從呂冬那邊要來礦泉水,喝了一口,問道:“老街也要做成這樣?”

呂冬點點頭:“目前正在規劃,大概就是做小吃一條街。”

宋娜問道:“能行?”

呂冬簡單說道:“有一個優勢的,挨著大學城不遠,大學城的規劃區,都到高速公路南邊了,如果呂家村建設的好,說不得就會連成一片。大學生一類的年輕人,才是這種地方的主要顧客……”

宋娜往外看,大致看了一會,來來往往確實以年輕人居多。

呂冬繼續說道:“從北邊直接進大學城的路正在修,修好以後,呂家村去大學城就不用拐拐繞繞,而是變成一條直線,路程會縮短一大截,我正在跟縣裏談,到時可能就通公交了,坐公交騎自行車都很方便。”

說到這裏,他笑:“本身這邊還是青照文旅重要的一環,整個呂家老村都會改造成一個古村落,還會恢復老呂家村大集等等。另外,馬叔那邊還想與呂家村合作,在東邊女郎山下面建個度假村,隔著也很近。”

宋娜知道這座山,號稱青照十大景之一,就在青照河邊呂家村往東靠近張灣村的地方。

說是青照十大景區,號稱叫山,實際上就是個幾十米高的特大號土包,呂家村、張灣村和附近村莊的人,從來不叫山,就是破荒丘,可能土質有問題,種啥都不容易生長。

五十年代,國內從國外引進了火炬樹這種適應性極強的耐寒樹種,也不知道是誰提議,在荒土丘上栽種試試,結果一試就活了,八十年代植樹的時候,寧秀鎮大範圍引進火炬樹種苗,在荒土丘上植樹,荒土丘變成火炬樹林。

這樹一到秋天葉子赤紅一片,荒土丘就像披上艷麗外衣的女郎一樣漂亮,於是女郎山的名字不脛而走,縣裏九十年代開始,其實就依托泉水和李清照發展旅遊業了,不過那時沒有統一的規劃,更沒有打造文旅之城的概念,就是強拉硬拽湊景區。

青照縣出版過一本叫做《可愛的青照》的書,專門介紹青照人文、特產和風景的,就是官方出版的這本書裏,第一次將種滿火炬樹的荒土丘稱之為女郎山,列為青照十大景區之一。

火炬樹這東西,一旦上了規模連成一大片,一到秋天,景色確實非常美。

這座所謂的女郎山,卡在呂家村和張灣村之間,東邊是張灣村的責任田,西邊屬於呂家村的責任田,杜小兵的父親杜大海就看中了這片依山傍水的地方,打算在面向呂家村的這一側,開發建設度假村。

山和水全都有規劃建設,而不是現在的模樣。

無論呂家村還是青照縣裏領導層,都很清楚集中優勢資源的重要性,重點打造的基本就是從青照縣城到呂家村北邊的沿河地帶,外加呂家村到大學城再到縣城的陸路,從而形成一個環繞片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