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冷了人心

“三叔,我也是想彌補這些年來犯的錯。”呂建道似乎在為家裏的老爹老娘考慮:“孩子戶口跟爺爺奶奶放在一個戶口本上,也能安我爹我娘的心,我混蛋犯錯,孩子沒錯……”

聽著侄子“真心實意”的話,呂振林暫時沒有出聲。

或許放在去年以前,有可能相信這話。

但從去年呂家食品公司成立以來,呂振林作為一把手,打交道的商人數不勝數,而像呂家村,像呂冬這樣有原則的商人不少,但表面一套內裏卻是另外一套的更多。

這樣的人見多了,眼光難免變得銳利。

呂振林看著還在傾訴自個、孩子和老人與村莊情感的呂建道,就有這樣一種強烈的感覺。

這是在出難題!

呂建道期盼的看著呂振林:“三叔!”

“建道,你說的是好事,我個人也支持。”呂振林暗嘆口氣,說出口的不是應付的話,而是實情:“轉戶口可不是個簡單的事,農轉非容易,現在只要肯掏錢,戶口就能買到城裏去,對應都有指標,但非轉農很麻煩。”

呂建道笑著說道:“事在人為,三叔你一定有辦法。”

呂振林不接他的話,反而問道:“你常帶孩子回來,叫你爹你娘看看孩子,不比這些強?用不著搞這些形式,現在人戶口都往外面轉,你弄個非轉農,不怕叫單位上的人笑話。”

“我今個不知道他們倆到底咋想,要不就帶孩子回來了。”呂建道借口很多:“有這麽個形式,也能叫孩子知道自個是呂家村的人。”

城鎮戶口說起來是好聽,農村很多人削尖腦袋掏出大筆錢買名額,往縣城裏面鉆。

但呂建道在縣城生活多年,卻體會的更加清楚,除了孩子上學方便,這個非農業用處真不是很大。

尤其這兩年,城鎮下崗的人無數,沒了工作就沒收入,不少人連吃飯都成問題。

在農村,孬好有塊責任田,起碼能填飽肚子。

這當然不是呂建道考慮的問題,他那邊談不上多有錢,但過得倒也還行。

呂建道在公家單位上班,戶口不可能轉回來,那娘倆卻沒有這種顧慮。

以前呂家村的這戶口,倒貼給他錢也不會往回轉,現在……

轉回來不僅有錢拿,以呂建道打聽到的情況,還會有大錢拿!

呂振林是村裏一把手,對於青照的戶口政策很了解,直接說道:“建道,你這不是夫妻掛靠,如果一開始,孩子戶口想放在他爺爺名下很容易,中途轉過去,還是農轉非,上面不給放,更不用說你媳婦了。”

呂建道還想說,呂振林直接打斷他的話:“這樣,你先自個去問問,自個去跑跑手續,咱再說,行不行?”

話說到這個份上,呂建道只能應下來,總不能他的事,讓呂振林去給他跑手續。

原本,呂建道還有個事想說,文化宮那邊要搞個新場館,想在縣裏的企業中拉贊助,這也有利於爭奪一把手的位置。

呂建道過來前,想的是從呂家餐飲公司拉贊助,但戶口的事,叫他心裏有點打鼓,幹脆就沒說。

轉一圈回到老街上,祝壽的人大都散了,呂建道進家門,不敢去找老爹,找到了老娘。

回來一趟,啥事也沒辦成,總不能兩手空空的回去,老婆那邊也不好交代。

在飯屋裏,呂建道找到老娘,問過老爹得知回屋裏睡覺,當即開始訴說自個城裏過的多不容易,等老娘又開始抹眼淚,說道:“娘,我想把孩子的戶口轉回村裏,跟你和爹一個戶口本子,好叫他知道是呂家村的人,也算認祖歸宗。”

二奶奶雖然覺得哪裏不大對,但限於常年窩在村裏比較有限的見識,一時間也想不出來,況且兒子回心轉意,總是好的。

“行!行!這是好事!”二奶奶心情大好:“我跟你爹商量商量。”

呂建道暗嘆口氣,老娘這種人就沒半點主見。

懶得啰嗦,他直接說道:“娘,這事你跟我爹好好說說,你們一起出面,求三叔幫幫忙,三叔只要肯點頭,村裏肯接收,我那邊才好托人辦手續。”

當娘的心裏,孩子願意回頭,又遇上困難,恨不得掏心掏肺的幫。

二奶奶立即說道:“回頭我跟你爹好好說說,你三叔也不是不講理的人,他也是看著你長大的。”

呂建道又說道:“我還想找冬子幫點忙,這麽些年沒有見,跟他也生疏了。”

二奶奶下意識說道:“你個長輩,找個小輩幫啥忙?”

呂建道說道:“就是讓冬子幫著約幾個他認識的人出來吃頓飯。”

二奶奶沒以為是大事:“行,我去問問冬子。”

暫時只能這樣,呂建道又說道:“沒事我就先走了。”

“老五。”老二奶奶心裏不舍,一只手顫巍巍伸出去,想抓兒子胳膊:“不等你爹醒了說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