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次表演(第2/3頁)

電影院裏。

柳明振捏著電影票,進入包場的虛擬電影院。

他是一個人來的,沒告訴兒子,也沒在柳金公司推廣這部影片。

他是老派研發員,這半生都在基地實驗室搞研究,以至於家庭、生活一團亂。

走到今天,柳明振覺得自己作為爸爸、丈夫、乃至朋友戀人,都是失職的。可至少在研發領域,他可以說一聲無愧。

所以,他最早聽說這部電影的主題,就很排斥抵觸,無論如何都不想走進電影院觀看。

柳卿卿不是他真正血緣意義上的女兒,他也從始至終沒做到一個爸爸應該做的事情。

哪怕這一回,讓他放下研發員的高傲,買一張票支持她,他都沒做到。

但就在昨天,大兒子發了一張包場電影票給他,並且把藝人智能協會對於這場電影的認可報道,發給了他。

柳明振讀了三遍,才決定走進影院。

來看看,到底是什麽讓高家、陸家都低下了頭,是資本嗎,還是對真人演員的退讓?

影片開播前,柳明振正襟危坐,緊皺眉頭。

但影片開始後,當柳卿卿出現在光屏上,第一秒就讓他的後背一瞬前傾!

她瘦了,少女感的膠原蛋白,幾乎在她臉上消失。

粉嫩的凝脂雪肌,呈現著透青的、白紙般的粗糙、脆弱感。

幹裂的嘴角,異常熟悉,卻又那麽陌生,低聲的頻率時快時慢,念念有詞,卻發出誰也聽不清楚的聲音。

而她看著空白的墻壁,黑色眼眸移動,從左到右,有時卡頓停留,有時飛快地一目十行。

單這一個表情,就讓柳明振緊緊抓住了椅子扶手!

他曾經在很多共事者的臉上看見一樣的神色。

目光專注,像是一台高速運轉的儀器。雖然他們身體是疲倦的,但大腦卻無法停歇,就像是一股燃料注入他們身體,灼燒著,帶著一種狂熱,從眼底透出來。

柳明振的後背前傾,使自己離光屏更近了些。

隨著畫的播放,他一顆心開始起伏。

他見到她終於解出墻上難題的一步,松一口氣;見到她發現家裏墻壁上的‘字’被清掃智能做家務‘清除’時,他也握緊拳頭;見到她神經衰弱、被家人以為瘋癲,送進精神病院,他又緊張無奈地嘆氣……

每一個難題前進一步、或遇到困難停滯、或發現方向錯誤重新再來,他都曾經歷過。

研發成果因為某些原因,而被抹去,不被承認,無法實施……他也經歷過。

因為沉迷研發,不被家人認可,與親朋好友疏遠,被指責、被抨擊……他也有過。

等到光屏畫終止,‘瘋女人’無力仰躺在床上,看著墻上的字,緩緩閉上眼。

柳明振渾身的血,也幾近凝固。

他能在電影細節裏,看到自己的縮影。

瘋子、瘋人院……極端的表現手法,說出了他一團亂的人生。

最後的電影彩蛋中,人們找到瘋女人的死後筆記本,是一個開放式結局。

她的筆記裏寫了什麽?到底是有價值的研究成果,還是無用的內容?

她的瘋,到底是一種天才,還是一種庸才?

影片並沒有給出答案。

但這個問題,卻讓柳明振在虛擬電影院坐了整整一個晚上。

除了他,其他走進電影院的觀眾,也同樣在思考。

【這是一條不知道盡頭是什麽的路。】

【終我一生,也許什麽成就都沒有,但我除了往前走,還能怎麽樣呢?既然無論如何都要向前,那我希望,我能至少保持‘清醒’,不要瘋的忘記了我的實驗室在哪裏!】

【我認為不是開放式結局,而是一個諷刺手法。她是不可能成功留下什麽有價值筆記的,因為科研從來不是一個人的事情。閉門造車,又有什麽用?個人的力量是微薄的,任何一個實驗室都是團隊協作。】

【天才與瘋子,一線之隔,何其悲哀。】

【每個人的選擇不同,健康能讓我投入研發50年,而不是像她這樣英年早逝。】

【家人是重要的。失去家人,讓她從一個狂熱研發者,變成一個真瘋子,連自己的研究課題跟方向都忘記!課題不對,瘋狂投入又有什麽意義呢?】

【建議把它作為我們實驗室的必看電影。】

輿論徹底發酵。

各方推薦,給了《瘋子科學家》一個表現機會,一個走到觀眾前、走到研發者前的機會。

而它成功抓住了這個機會!

“我把柳卿卿的演技,稱之為保險式演技。”

“有她的影片,就像是上了高額保險,你入股是絕對不會賠的。”

影評大V,之前說電影撲街就要女裝直播的魚哥,這次成為唯一猜對結局的UP主。

“她將這個人物演繹到了癲狂的極致,脆弱的極致,糾結痛苦的毀滅極致,在這種極端中,我們每個觀眾都能找到自己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