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事變和軍紀(第2/4頁)

而外界看來,或者說傳出去的消息添油加醋後,可能是自己強行攻占了此城的假說更流行。

按照正理來說,佩列亞斯拉夫城內,派駐一個佩切涅格騎兵營最為妥切,畢竟如果派駐女衛進駐,不管戰鬥力怎樣,總會感覺不是那麽回事。

但考慮到佩切涅格人和羅斯人兩個族群的上百年恩怨,如果派駐佩切涅格騎兵進入,必然會令城內羅斯人感覺真的被侵掠占領一般,是以幹脆城內,陸寧並沒有派入一兵一卒,由城內小貴族們暫時自治。

在佩列亞斯拉夫事變的第二天,有一支齊人商販隊伍來到了佩列亞斯拉夫,在距離親王衛隊軍營附近歇下來,顯然是準備隨著親王的後軍而動了。

此次西征軍同樣允許商隊隨行,可以作為輜重的一個有益補充,而且商隊大多有武裝衛隊,萬一到了某種絕境,同樣可以將其鏢隊用來協助作戰。

親王的後軍,想想也知道如果能隨行,必然會賺的盆滿缽滿,畢竟親王的衛隊,俸祿之豐厚就不必說了,後世來說,就是消費力足足的。

但問題是,一般的商隊,還真不敢隨親王後軍動,這裏面幹系太大,萬一出個什麽紕漏,連坐個九族之類的怕都不稀奇。

現今這支商隊,可說膽子極大,不過陸寧早就收到密報,實際上,這支商隊掛的東海百行黑海貿易行的旗幟,有著幾十只火槍的鏢隊,而商隊的總掌櫃曹瑋,便是黑海保密局的局佐,或者說副局長、副緝事長。

鏢隊成員,都是黑海保密局的精幹密探,若不然,也不會持有大齊標準制式的後裝線膛槍。

當然,後裝線膛槍現今來說,造價極為昂貴,軍隊大規模列裝暫時不可能,且如果不采用金屬彈殼而是沿用紙彈殼,後膛步槍槍膛漏氣的問題也不好解決,而就算大齊現今高爐煉鐵,水機鍛打等技術越發成熟,但要想大批量生產金屬彈殼還是做不到。

是以,後裝線膛槍只裝備在禁軍中最精銳的部隊。

西征軍來說,由軍戶抽丁組成的戍衛團自然還是前裝滑膛槍,倒是兩個神機火器營,每營有最精銳的一個百人步兵都,列裝了後裝線膛槍。

馬穆魯克女兵連和庫爾德女兵連,裝備的是後裝槍,但是,屬於特制的馬槍,射程較短,用的標準紙殼子彈,精度和準度自然不如步兵的後裝線膛槍。

畢竟她們真正上戰場的可能性不大,後裝線膛槍這種昂貴的軍械陸寧寧可多在禁軍裝備兩個都,也不會裝備給她們,那等於被束之高閣、暴殄天物。

當然,步兵的後裝線膛槍本也不適合騎兵用。

要說,兩個女兵連輕騎馬槍,進退如飛,如果是同樣的人員,和裝備後裝線膛槍的步兵相比,也未必戰鬥力就弱了,反而戰略性更足,威懾力和殺傷力更大。

不過,這是用步兵沒有其他兵種配合的情況下直接和輕騎火槍對比,對步兵當然不公平。

而後裝線膛槍在黑海,還有保密局有列裝。

因為聖天子就在黑海行省,黑海保密局職責重大,是以,其武裝人員比中原各道都多,也裝備有這種昂貴武器。

莫說保密局局令孫全照知道黑海親王實則便是大皇帝的身份,便是不知道,僅僅黑海親王親征,保密局如何敢有一絲怠慢?用這種形式便可以將黑海親王或者說大大皇帝行蹤牢牢掌握,平素聽令於禦前,遇到兇險,也可拼死救護。

是以,這才有副局長曹瑋領著密探偽裝的鏢隊以及真正的商隊隨行在親王大營左右。

說起來,曹瑋將門虎子,其父便是昔年趙匡胤手下猛將曹彬,後來被俘歸降。

但因為是降將,又少有統兵作戰的機會,曹彬最終並沒有達到歷史上的高位,前年病逝時,曹彬也不過是遼北兵馬司排陣使,從三品的武官,病逝時被追授雲麾上將軍,圓了正三品之夢。

曹瑋就更不再是歷史上的曹瑋,他反而在軍學院時對密監課程更有興趣,最終進入了密監系統,去年派來了黑海行省任保密局副局令。

而他率領這有著大量密探的商隊來到佩列亞斯拉夫的第二天,就奏報上來一個令陸寧震怒的消息。

卻是佩切涅格左營的一個都頭,偷偷和商隊商賈們搭訕,想售賣一些馬匹和軍資。

佩切涅格遊騎兵,每卒兩騎的標準,每一都,又額外有十幾騎備馬,以補充可能病死的乘騎和駝騎。

這佩切涅格的都頭,顯然是想偷偷出售該都的背騎。

另外便是箭矢,他向齊商打探,每百枝箭矢能出價多少,箭簇都是上好精鐵。

這些佩切涅格人,顯然就是窮慣了,尤其是出征時,往往一人一馬,箭矢更不會有多少,沒有的話,就地取材自己制作些木矢都是尋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