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黑海協約國集團(第3/4頁)

“來啊,看座!”陸寧微笑坐在寶座上,文先生、黑海親王和聖天子,陸寧有三種面相。

其實現今來說,陸寧也不在乎他們知道不知道自己便是文侍制,更不是故弄玄虛,但親王之尊,自不能給他們尋常人的觀感,是以,眼眸處的掩飾略微去了一些,整個人,精氣神已經截然不同。

“上天有好生之德,我大齊對諸邦懷友好之心,奈何奈何!”陸寧說著話,嘆息搖頭。

從頭到尾,親王都是說齊語,前一句還好,後一句,眾人都不明所以,此時,偏殿最後跟出來的寶禧,便走過來,將一份份絹冊發給每個委員,裏面是拉丁文和齊語拼音文及齊語正文三種文字書寫。

其實這些委員被委派來黑海行省,便是沒有齊語基礎的,現今也在惡補,不過有拉丁文自然更方便。

寶禧則用略顯生硬的拉丁發音,開始講述起來。

便是大齊要和在場委員所在的六國,簽訂盟約。

該盟約議定,齊、保加利亞、羅斯、格魯吉亞、亞美尼亞、可薩、巴格達蘇丹國,共七國,結為兄弟之邦,凡侵略七國中任意一國,便等於對七國同時宣戰。

七國之間的紛爭,則由內部協調解決,不可互相征伐。

齊國將作為該盟約的守護國,居中協調。

寶禧更言道,大齊帝國經營黑海,本是為和平貿易,卻不想,西北的波蘭人,殘殺大齊教團成員,屠戮信奉天道之教徒,大齊已經決意對其開戰。

不過,因為是大齊主動進攻,是以,該盟約諸國,並不需承擔聯合作戰的義務。

而現今波蘭人,正侵擾羅斯西部邊境,因為是盟約簽訂之前之事,諸國同樣不需因為簽訂了該盟約,便承擔額外的義務。

其實這六國中,格魯吉亞、亞美尼亞、可薩和巴格達四國,都和大齊有盟約,甚至盟約中,多少有點作為大齊保護國的意味,巴格達蘇丹國,更是在巴格達和雷伊(德黑蘭)兩個最大的城市,都有大齊的駐軍。

保加利亞人,四面鄰敵,就更是求之不得。

羅斯人,正被波蘭人侵擾,大齊要對波蘭宣戰?格列布大喜,這簡直是意外之喜,根本不用自己費唇舌,取得的成果比原本好得多。

當然,弗拉基米爾大公就未必滿意了,他可能認為這是個機會,甚至希望能借此次機會得到大齊的火器,畢竟,最美麗的女兒都嫁出來了,借這次機會向女婿提一些略顯困難的條件很正常。

但齊人直接對波蘭人宣戰的話,弗拉基米爾大公的希望完全落空。

寶禧又解釋說,現今願意簽約的國家將會成為黑海和平協約集團的創始國,以後,也歡迎任何希翼和平的國家參與進來。

但創始國,對協約集團新成員具有一票否決權,任何希望進入本集團的國家,都需要得到所有創始國的同意。

這些,也都在發放給他們的協約草案中寫得清清楚楚。

諸位委員,如果對草案有異議,或者需要請示君主的,可回自己官邸考慮。

保加利亞伯爵瓦西裏,短短時間,將草案內容看了幾遍,等寶禧話音落,他已經大聲道:“我可以全權代表我國沙皇陛下。”拿著鵝毛筆,刷刷的簽字。

顯然,他來黑海前,已經得到了君主的承諾,有很大的自主權,來此的目的,自也不是簡簡單單為了什麽競技會的舉辦。

又有亞美尼亞委員和巴格達委員,也都簽字同意,看來和瓦西裏的情形差不多。

而且,也都認為,這個字,越早簽越好,不然萬一失去創始國的資格,怕回國後被盛怒的國王(女王)砍了腦袋。

羅斯人格列布,沉吟了會兒,也在上面簽了字。

格魯吉亞委員和可薩委員面面相覷。

格魯吉亞的薩羅米伯爵,來此除了參與競技會事務,主要的目的其實是受國王亞歷山大所托,勸說維拉王後回國,不要長期流連在外,倒真沒有簽訂新盟約的心理準備,他也沒有什麽軍事家政治家的潛質,性格就是個老好人,所以才被派來勸說維拉王後。

此時,便很猶豫。

可薩委員約翰伯爵是個大胖子,本來是來西康花花世界享受生活的,更沒有什麽擔當,不過好在從西康出港,近海船只兩三日便可以抵達可薩都城馬他喀港,派隨從回去請示,應該不會耽誤什麽。

寶禧見有四國委員已經簽訂草約,笑道:“如此,草約便算正式通過,明日會準備正本,舉行隆重的簽約儀式。”又對阿羅米伯爵和約翰伯爵道:“你們也不必急,十天之內補簽正約,一樣可以認做創始國。”

約翰伯爵心下一松。

薩羅米伯爵可就傻了眼,十天時間,自己請示可來不及,畢竟格魯吉亞都城可不是什麽海港,且格魯吉亞距此最近的海港,也許四五日時間,還需要順風順水不遇到什麽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