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金銀本位(第3/3頁)

原來的一文銅錢含銅量大大降低,陌文(百文)銅錢,還羅馬體系的銅幣差不多含銅量。

如此,隨著海外貿易興起,避免大齊銅錢被西方用來鑄幣。

而現今來說,從同等價值的金銀銅幣來說,大齊的錢幣金、銀、銅含量都少於羅馬體系錢幣,但大齊新幣鑄造極為精美,莫說民間力量,便是西方兩大羅馬帝國也根本難以仿制,是以,新錢幣大大受到追捧。

現今來說,錢幣信用,除了鑄造國的國力,和鑄造精美度也有很大關系,如綠衣大食曾經鑄造一種銅幣,裏面含銅量足足的,但可惜鑄造的極為粗糙,被民間視為劣質錢幣遭到抵制。

翻看菜牌好一會兒,陸寧點了杯奶酪茶,摸出枚百文銅錢。

鑄造十文銅錢和百文銅錢,多少算是信用貨幣了,畢竟,百文銅錢含銅量,不可能是一文銅錢的百倍。

當然,銀元視為以前的一兩白銀,實際當然含銀嚴重不足一兩,但畢竟含含糊糊的。

銅錢這種,就很明白無誤的展示,這種錢幣價值多少,只來自大齊官家的認可,和本身價值無關,當然,鑄造的精美度,或許也可以算入本身價值裏面。

經歷特殊地區紙幣的使用,加之銀元含含糊糊實際就是官家的定價,到現今正式推出十文錢、百文錢,也算大齊貨幣試探性一步步的,走向信用貨幣之路。

當然,從骨子裏,還是金銀本位的,因為金幣、銀元,都可以在汴京兌換足額的金銀,一枚金幣兌換一兩黃金,一個銀元,兌換一兩白銀,同樣,價值一千的銅錢,如以前的一千個銅板,現今的十個百文銅錢等,都可以兌換一兩白銀。

只是這種兌換,只能在東海百行汴京總銀號才能兌換。

這些年,也沒多少人真的去兌換,這種宣稱,也不過是為錢幣體系背書。

而且,這些年海外金山銀山的搜刮,汴京金銀儲量驚人,如果真全部鑄造錢幣,怕早引起嚴重通貨膨脹了,是以,也根本不怕外界兌換。

新銅錢在中原地區倒沒引起什麽風波,民間很平靜的接受了這種新銅錢。

這種新銅錢,也是剛剛到陸寧手上,陸寧便準備在軍西港用一用,看看情況。

這個月初,黑海行省官方機構發放薪酬,開始發放各種新式錢幣,斯拉夫女侍應,看來認識這百文錢,收下後拿起櫃台,那掌櫃也拿出幾個十文的銅錢和一些新銅板,給斯拉夫女侍應做找錢。

看著這一幕,陸寧點點頭,其實可以想象,如果是弱小國家,比如被契丹各種欺負的北宋,如果突然這樣發行銅錢,必然引起軒然大波,而現今的大齊,官家的權威性無與倫比,哪怕發行新錢幣,對尋常百姓來說,也根本不會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