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救人和紛爭(第2/3頁)

錢氏本來就生於岐黃之家,幼時便耳濡目染很有根基,天份也高,便被錢玉堂推薦進入了貞義女營,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正式成為貞義女營的女郎中。

她的醫術據說也極為高明,不過陸寧倒也是第一次正式見到她。

“爺……”錢氏和矯國進來後,都屈膝萬福。

說起來,陸寧本來是準備推動只要軍裝在身,面對任何人都行軍禮的。

但隨即就被永寧否了,永寧很隱晦的委婉表達的意思就是,最起碼皇權面前,軍人穿軍裝更該大禮參拜,如此,才能樹立皇權在軍中的絕對權威,天下才能安定,若不然,此舉會使得軍中驕兵悍將驕狂之氣越來越盛,漸漸變得漠視皇權。

不過士卒和將領之間,各級將帥之間,確實可以參詳出一種軍禮來,令士卒、將領尊重上官的絕對權威的同時,又保持個體的尊嚴而不會變成上官的應聲蟲和私兵,使得整個軍中形成除了皇家為其真正的主人外,其余將帥上官,也只是普通上司,軍令如山,但人非完人,除非軍事行動,其余事項,並不是不可置疑的絕對權威。

陸寧聽永寧說得在理,便依從了她所言,更覺得,自己實則對中原世界改變已經做的更多,很多事還按照自己所想進行下去,可能就有些不切實際了,還是順其自然的好。

現今看著錢氏和矯國,都是英姿颯爽墨綠制服女軍官,微微屈膝行萬福之禮,倒也已經習慣了,不是剛開始看到時覺得荒謬,覺得行額前軍禮才對,但看得多了,倒覺得挺有美感的。

陸寧做個手勢,錢氏和矯國,跟著那焦急的土婦,轉去了草棚後。

看著錢氏背著的醫療包,陸寧倒是知道裏面都有什麽,甚至消毒的燒酒都用的玻璃瓶盛裝。

東海百行生產的玻璃器皿價格高昂,貴族豪門才用的起,也是從海外換取巨額財富的大齊商品之一,但用在軍中醫療作為盛裝一些特殊藥品最合適的器皿時,陸寧並不會吝嗇。

現今那些頂尖郎中研究的東西,陸寧已經有些不懂了,比如在尋找生產青黴素更強的菌株,陸寧便已經插不上手。

陸寧倒是希望各行各業,都進入自己未曾涉獵的區域才好,不過,顯然這是不可能的。

可能便是那些自幼便進入學館學習,十幾年苦讀的天才學生,但對這個世界的認識,應該還遠遠不及後世的小學高年級學生。

不過,陸寧已經很滿足了,如此延續下去,比之歷史上的西方社會,大齊提前幾百年進入近代社會並不是什麽幻想。

陸寧胡思亂想之際,好像也沒多久,卻見錢氏已經來到自己面前,輕聲道:“爺,她應該沒有大礙,是背疽而已。”

陸寧微微頷首,背疽以前是致人死命的常見病,但現今大齊來說,最起碼富裕階層生了癰瘡,死亡率已經大大降低,消毒消炎加之服用抗生藥物,雖說現今藥物不太靠譜,用後世標準來說,過敏致死等等副作用特別大,可放在這個時代,卻已經很顯神奇了。

土婦跟著後面抹淚,千恩萬謝,顯然那孩童短短時間,就顯得有了生機。

她的感恩,陸寧到不在乎,但其女兒得了重病,其知道央求齊人便可能獲救,大齊這些年在海外越來越隆的影響力,倒是很令人欣慰。

……

出了這麽档子事,陸寧也就沒再回來坐轎子去老城閑逛,而且剛剛回轉不久,驛館巡衛便來報,說是一個叫王盛荀的土人求見。

劉大方和竇神寶住在花園門房,什麽都問清楚了劉大方才來稟告。

原來這王盛荀便是那土婦之夫,也就是重病女童之父,現今在占城,也是號人物。

皈依了天道教,取了中國名字,是為齊商服務去各處采買本地精米、特產等貨品的牙人之一,也就類似於買辦。

只是,其女兒病患,雖然本地天道教道堂同樣有醫館,但畢竟不可能有貞義女營女軍醫這許多珍貴藥品。

這王盛荀的夫人,倒是病急亂投醫見到這夥齊人氣勢很大,和以前所見截然不同,那些中原美女各個天仙一般,這才大膽求肯,可能也是其女兒命不該絕,所以遇到陸寧一行。

聽劉大方稟告明白,陸寧便欣然令領王盛荀來涼亭見自己。

王盛荀是個黑黑瘦瘦的中年漢子,雙目有神,一看就比較精明,說起來,其在占城土人眼裏,自然是跺跺腳四方亂顫的大人物了。

幾株越香枝旁的涼亭內,陸寧所坐的石桌石凳旁,王盛荀恭恭敬敬肅立,回答著陸寧的問題,矯國在旁通譯。

說起其女兒之病情,王盛荀再次深深作揖躬身:“幸得天帝庇佑,借老爺之手救回了小女一命。”

陸寧笑笑,“你的虔誠,總會有所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