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奴隸社會(上)(第2/2頁)

現今的蒲甘王宮錯姜漂,是王朝開拓者披因比亞的後裔。

披因比亞的兒子,被馬夫殺死,那馬夫稱王,馬夫的兒子又被瓜農打死,瓜農稱王,瓜農在位三十多年,八年前,被這宮錯姜漂奪回王位。

不過宮錯姜漂將瓜農的王後都納入後宮,瓜農的兒子也成了王子,後來,瓜農的兒子基梭應該又奪回了王位。

陸寧曾經來這蒲甘城旅遊,因為這段歷史在中原人看來匪夷所思,所以還略微有些印象,而其一行來到蒲甘城的第二天,那瓜農的兒子基梭,也就是現今的年輕王子,來拜訪陸寧,甚至並不避諱談到他親生父親以瓜農身份成為蒲甘王的歷史,甚至當成一種榮耀。

這令陸寧隱隱約約的記憶,和現今印證起來。

陸寧一行來此,變成了大齊對海外諸國宣示友好,同時,和民間教團同行。

不過,隨行有二百名奴隸武士,是以,按照慣例,在蒲甘城外紮營,傳道士方面,和蒲甘王宮錯姜漂商榷租賃城中房屋開設醫館道堂一事。

不過,因為悟行等留在了阿瓦城,來蒲甘城的衛道士,是本來教團的半數,蒲甘城,應該是衛道士的最後一站。

如果陸寧再向南行去沿海的直通王國,或許還能領一兩名衛道士去開設道堂,醫館卻沒有人手了,畢竟教團中,就兩名郎中。

蒲甘城和阿瓦城人數差不多,但顯得繁華一些,也更有序一些,雖然蒲甘城內也有人數不少的奴隸,但比之阿瓦城,平民比例要高出不少。

城內大庭廣眾將奴隸活活打死的現象也不多見,總體上,文明程度更高了一些。

不過蒲甘王宮錯姜漂對大齊使者和教團的到來,表現的並不熱情。

看起來,他希望和大齊建立某種聯系,但又對大齊使者和教團的到來充滿警惕。

可能教團隨行的那兩百彪悍叢林奴隸武士也令他很疑惑吧。

不管怎麽說,宮錯姜漂同意了大齊教團在此設醫館和道堂的請求。

陸寧也就在此歇腳兩日後,率眾南下去直通王國,教團其余人員都留在了這蒲甘城,而陸寧等前去直通王國,也就僅僅是大齊和海外諸國的一種友好接觸了。

感覺倒是和三寶太監下南洋差不多,只是,提前了四百余年,而且,走的是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