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天遂人願(第2/3頁)

但石見銀山得到徹底開采的話,十個生野銀山也不是對手,儲量的話,更是百不及一。

石見銀山,是陸寧無論如何都會想辦法納入囊中的,本來想,也許過幾年審時度勢,將石見銀山附近田地都買下來,“名主”可以用東瀛人來代理。

而發掘出銀山後,一旦遇到麻煩,水軍可以隨時抵達石見國海岸。

石見國,距離對馬島很近,中原水師到石見國,方便的很。

現今對馬島上,已經開始在澆築水寨。常駐水軍。

不過現今看?現在機會好像就來了。

出雲國,在石見國之東,因為石見國的關系,對鄰近幾國,陸寧也很關注,是以,出雲國出雲臣氏的傳說陸寧自然知道。

那是日本上古神話傳說中和天照大神爭天下的另一個神族,後來被迫臣服,讓出了出雲之地。

當然,實際上,日本國公元前後還處於原始部落時期,是以,其上古神話,基本上也是這時期的傳說,和中原的黃帝之類傳說差不多,只不過,中原奴隸制國家出現前的原始部落爭鬥階段,最起碼也要夏及之前的階段了,距現在,也得有四五千年,而東瀛幾百年前,才剛剛由蒙昧時代萌生真正的文明。

出雲臣氏,實際上應該就是原本出雲國地域的一個原始部落。

傳說,現在出雲國須佐一地的族群,便是出雲臣氏的後裔。

而顯然,現今眼見天下大亂,須佐一族的豪強便想假托出雲臣氏後裔的名頭,得到出雲國的統治權。

當然,現今東瀛人觀念,其不會稱王稱霸,應該是想以知行國這種形式,作為天皇名義上統治的地方諸侯而已。

現今其派出使者,不惜山長水遠跨越半個東瀛本州島,來到尾張,希望得到齊人某種程度上的支持,說明這位須佐一族的首領須佐田衛,也絕對是個人物,對現今局勢,看得比較明朗。

知道齊人有很大可能支持他,而又不侵吞他的土地。

如果是在戰國時代,他應該也是個了不起的人物吧,但可惜生在了現在,如果不是“齊人東渡”,其也沒什麽機緣在公卿們還有很大影響力的關西之地崛起,只能默默無聞而又平淡的走完自己的人生。

只是,他自然想不到,送給自己的,是一份怎麽樣的厚禮。

如果出雲國不是緊鄰石見,齊人當然也會支持他,畢竟東瀛地,豪雄並起,形成一種分裂的平衡最好。

但絕對不會是現今支持他的力度。

陸寧幾乎都沒有猶豫,已經決定大力扶持這位須佐田衛,令其成為出雲國的大名,且石見國部分地域,也將歸屬於他。

由此,換來石見銀山一帶,方圓數十裏的地契。

一旦石見銀山得到穩定的開采並令各方勢力默認這個事實,東瀛之行,才算功德圓滿。

而中原的銀幣大業,也得到強有力的支撐。

開始鑄銀幣,自然是因為黃金、白銀儲量見多,不說國內,就高麗諸多貴重金屬礦,金銀銅都有,都實際上漸漸要被齊人開采,東瀛來說對馬銀礦又入了齊土,出羽陸奧的金礦銀礦就更不必提。

現今來說,必要的儲備外,貴重金屬不流通起來,簡直一文不值。

而再得到石見銀山的話,中原錢幣,合理把控下,基本上,不會再缺貴重金屬。

用紙鈔和銀幣對等兌換,相對更容易,也使得紙鈔在海外的流通地域,會越來越寬廣。

原本是想幾年後,假托東瀛人之名,買下石見銀山及附近的山林田地。

現在看,也不必那麽麻煩了,幫助須佐田衛取得出雲、石見的合法統治權,再從他手裏,買下石見銀山及附近土地就是。

畢竟,如果簽訂個百年契約,甚至永久契約,用東瀛人做代理,以後變數便多,從大齊律法上,保護這塊土地容易站不住腳。

當然,銀山被發現後,也要適當給須佐田衛一些好處,免得他太過眼紅。

令其成為石見齊人礦場的朋友而不是敵人,對石見礦山平穩開采乃至不用維持太多的駐軍,很重要。

實際上,真要開采石見銀山,也必然要在石見國建一處港口,加之大齊來的工匠、勞力等等,本身,就可以使得須佐田衛的領土更加繁榮。

正琢磨間,旁側真冬姬起身,顯然是見陸寧一直想事情,她的一連串問題都不加理會,所以準備離開。

“真冬,你等等。”陸寧喊住她,笑道:“都大人請你傳話,是因為此事,和你有些關系,東海百行,早就想在出雲或石見,經營一處港口,來代替九州地的主要貿易港口,都大人早前就跟我提過,想秘密的辦,現在,可能來了機會。都大人準備推薦你出任出雲國上使院上使,主要便是督辦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