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錢幣和禁令(第2/2頁)

聖天子還是東海公的時候,張典苑剛和葛四郎新婚,是以,一直便知道這位東海公,到後來的齊王,乃至登基為帝。

葛家暗殺這位齊天子的大掌櫃,從那時起惹下的事端,她作為女子,也是後來才聽聞,原本富甲一方的巨賈,到被以謀逆定罪煙消雲散。

她被發為奴後,如何苦苦掙紮終於被管理她們的女官注意,到被西宮的女官看重,一路之艱辛也不用提,甚至聽說,是德妃親自點了她,來做聖天子別院的管家。

聖天子,卻是時常化身一名四品官員,體驗民間疾苦,倒是令人想不到。

從八品的典苑女官,雖然不是以前富貴之極頤指氣使,但比之被抄家滅族時的悲慘,已經是上上大吉。

更想不到的是,在她被任命為別苑管家之時,內府也知會了她,原來,四郎並沒有被處死,是聖天子親自朱筆批紅留了葛四郎性命。

張典苑,一時心中也不知道是喜是悲。

由此,也多少對聖天子,有了那麽一絲絲認識,念舊,宅心仁厚。

現今,介紹著府中情形,張典苑也越發自然,嘴皮子,慢慢變溜。

說起,本來她出面,領兩名女史和近郊農戶議定了買幾畝田地,但恰逢售田禁令出台,是以,女史去取回定金,估計要黃昏時分才能回來,是以不能來拜見君父。

“哦,還有盈余能買田。”陸寧微微頷首。

文總院府,自己一半的薪俸,府中一名總管,五名侍女,一名馬夫一名廚子,還能有盈余去買田,看來汴京物價不算很高,當然,張典苑也算持家有道。

本朝和許多朝代相似,不許大量私藏銅錢,熔錢鑄器罪責之大更不用說。

和以前朝代不同的是,本朝規定,私藏銅錢不得超過十貫,這就很苛刻了。

當然,本朝又和以前朝代不同的是,本朝可將銅錢存入各州、縣都漸漸普及的東海錢莊換做銀票,又三地有紙幣發行,多少紙幣,都可以收藏在家中。

有紙幣的三地,為汴京、南京揚州和東海市,三個商貿最發達的地域。

雕版印刷的紙幣,最小面額為百文,最高為十貫,其實三地發行的紙幣都一模一樣。

三地紙幣並不強令全國通行,反而不鼓勵外地花用,免得出現魚目混珠的假幣,外地人很難見到真幣,容易被作假。

張典苑又道:“只是買田事作罷,本府盈余,只能存入錢莊了。”

本來議定的田價很便宜,突然不得不喊停,張典苑心中很有些怨氣,但那是大皇帝新詔令的法度,她哪敢多言?

陸寧在收服幽雲後,當即便頒布了禁止田地買賣的法令,令從此之後,民間不得交易田產,售賣農田,只能尋官家,由官家贖田歸公。

這條法令,陸寧早就想實行,但畢竟牽涉到的利益太大,怕會引起天下所有鄉紳地主富賈甚至官員的不滿,是以,直到在幽州戰勝契丹,令天下震動,自己的聲望及民間國威上升到一個新高度,這才頒布。

內閣來說,都已經習以為常,聖天子收復幽雲的那一天,就知道,聖天子定然又有新政出台。

當然,唐代前期,也曾禁止永業田、口分田買賣,但終究因為其分田制度太理想化,反而不合理,貴族分到的土地越來越多,使得均田制到了中後期名存實亡,土地買賣禁令變成一紙空文。

是以,本朝禁止土地買賣,也不是什麽石破天驚的新政,而且,農田也不是完全禁止買賣,私人田產,可以由公家贖回,也算進入了市場。

當然,禁止了農田交易,殷實之家置業便要給他們另尋途徑,畢竟國人傳統,擁有土地,才有安全感,現今就令所有國人接受錢幣存入錢莊吃利息作為常態,甚或,大量消費,如此當然對國家發展大大有利,但那太超前太不現實,向這方面引導的同時,則鼓勵開荒,私人投資開荒之農田,在不破壞千畝紅線的基礎上,歸私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