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寧遠之約(第3/3頁)

陸寧正心中漸漸發熱之時,突然無奈道:“來人了!”

不多時,遠方原來粗笨的腳步聲,來的正是完顏烏拉。

在承德衛的女奴自然都各歸本家,只有完顏烏拉被陸寧帶了來,做些跑腿放哨的差事。

完顏烏拉跪倒稟道:“陛下,韓德讓來了,他說,耶律夷臘葛大體答應了聖天子的乙字號之議!”說著話,雙手呈上了一個冊子。

這才幾天?這麽快?

陸寧更是一怔,顯然,耶律罨撒葛很想議和,比自己要議和的意向強烈的多。

所謂“乙字號之議”,是自己給韓德讓吩咐的幾種議和方案之一,不是最好的,但也絕對不是最差的,不是自己的底線。

拿過冊子翻開看。

耶律夷臘葛代表遼主答應,從此和齊人“百年休戰”。

其實,耶律夷臘葛在談判過程中,當然提出過什麽“兄弟之邦”的提議,但陸寧從不承認遼國皇帝的合法性,這點也就無從談起,只能什麽契丹和齊國“百年休戰”。

不承認遼國皇帝這一點,是底線中的底線,便是用詐,陸寧也不會用這一點做文章。

雙方以古長城為界,但齊國在塞外領土,契丹各部不得越雷池一步。

雙方灤河關外領土,承德衛方圓一百五十裏,都為齊國皇帝皇莊領地。

雙方榆關之外邊界,東西以六州河為界,南北以五指山為界。

六州河,在寧遠西北三十多裏,而寧遠鎮,在六州河東北。

是以又規定,六州河以東,到寧遠鎮,沿海三十裏,都為齊國國土。

而齊軍,需撤到六州河以西,在寧遠鎮,可保留不高於一千士卒的駐軍。

說起來,歷史上,“檀淵之盟”的各項條款可說是中原歷史上第一次和異族詳細規定了國土邊界、緩沖區、駐軍甚至“引渡”等等特別詳盡規定的對外條約。

現今,“寧遠之約”,搶了這個第一。

當然,這“寧遠之約”,作為天朝上國,陸寧肯定要“遵守”,現今,先令耶律罨撒葛安心和北方的世宗勢力交戰,“和約”就算被毀,也肯定是契丹人沒守約。

後世,各種悔約栽贓給另一方的戲碼見多了,一瞬間,陸寧都能想出十幾個正義凜然的出兵借口。

看著冊子,陸寧微微一笑,“好,就如此,擬定成文,為表誠意,我先加國璽之印,且明日我便引軍回中原。”

現今的盟約,當然都要加雙方國君的印記,是以耶律夷臘葛自還要回東京遼陽,陸寧在此期間便退兵,確實誠意滿滿的樣子。

對完顏烏拉一笑,“你先去吧,今夜我宿在此間。”

耶律和古典聞聽此言,心內跳了跳,又看了兩個妹妹,尤其是幼妹耶律撒刺一眼,雖然是百般糾結後,終於下定的決心,也不會後悔,夫婿,更不再去想,可是,事到臨頭,想想淑哥偷偷和自己說的,這齊人大皇帝的特異之處,看著可憐巴巴的幼妹,心下一陣憐惜,便是二妹觀音奴,也是處子之身,只能,只能晚點,自己多承擔一些了。

一時,也不知道是喜是憂,更有些仿徨無助,可隱隱的,不知道為什麽,又好像有一絲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