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抉擇(第2/3頁)

但陸興也必然希望一雪前恥,能多多截殺北逃的遼騎。

“奴也已經遣派使者,去招降薊、平、灤、景、營五州。”

陸寧微微頷首。

這五州,都在關內,但只有薊州屬於幽雲十六州範疇,此外,平州是個前唐就有的大州,也就是後世的秦皇島盧龍,其余灤、景、營三州,都是小州,本來都是平州地,如灤州,是契丹人所置,營州,是前唐時失去遼東營州,是以在河北地設營州安置逃回的難民,耶律阿保機時,又被用來安置從定州劫掠的奴隸戶。

想了想,陸寧道:“告訴兒郎們,再辛勞一些,明日拔出一軍,去威懾這五州。”

薊州還好說,距離幽州極近,幽州被攻克,不說薊州民心所向,如果不降,其生存基礎都不復存在,畢竟經濟民生,都依附幽州。

但是,平州之地,從後唐時便被契丹人占據,契丹人統治很久,而且,東段臨海長城現今不是明長城時期,契丹人來去自如,是以,如果不遣派軍馬過去,僅僅靠使者口嗨,未必能令平州地歸附。

當然,幽州被攻陷,遼主失陷南地生死不知,契丹地,必然極為恐慌,也正是趁機擴大戰果之時,平州地,只要派遣一支軍馬去,收復不難。

說著話,陸寧看向桌案上輿圖,心裏有一個計較,一時難以決斷。

按理說,戰事進行到這裏,完全可以告一段落,盡取幽雲十六州,自己要做的,就是穩紮穩打,安定幽雲軍心民心,盡快消化同時準備抵禦契丹人的瘋狂反撲。

但是,耶律罨撒葛的莽進,卻給了自己一個千載良機。

要不要,率所有騎兵出塞直撲三百裏外的遼中京?

神武軍,應該這兩天便到居庸關,加之自己能集結的雙馬乃至三馬騎兵,大概有兩萬多騎。

現今遼國群龍無首,必然混亂,率兩萬多精騎,取了其中京?

以水師襲錦州、來州,盡取中京之地?

而且,如此的話,擴地數百裏不說,還將契丹人的反撲,全部牽制在中京一地。

若不然,契丹人反撲,戰火還是在幽雲燒起,便是自己再怎麽做好防範,百姓也會遭殃。

不過,此招太過兇險了,首先,便是下了中京,孤軍深入,從此要應對契丹人瘋狂反撲,和耶律罨撒葛的莽進,好像也沒什麽區別。

此招,多少寄希望於自己的後手,就是想辦法令契丹諸部分裂,但一切都是理想狀態而已,還說不定,下了中京,令契丹人同仇敵愾,反而不利於自己的下一步。

可是,如果等耶律罨撒葛逃回遼地,各自休養生息,那麽,再想出塞開疆擴土,勢必要比現今付出更多的代價。

以齊軍軍備來說,和契丹騎兵作戰,防守,總比進攻要來得得心應手。

尤其是中京,有著大量農戶耕地,草原之地,暫時,自己的奴部陸完顏部,也可以遷徙過來。

便是不從中原輸糧,給養也沒有太大問題。

如此,幽雲之地,大可在失去契丹威脅的情況下休養生息,這人口諸多的原本富裕之地,潛力很大,但如果經常遭逢戰亂,其潛力便很難挖掘。

而且,一旦能在中京一帶站穩腳跟,戰馬補充等等,有了更多的來源,幽雲安居樂業,國力大大增加。

但在中京想站住腳,不用想也知道,必然要經歷無數血戰,將契丹人徹底打殘,其才能接受,中京之地,已經再難收復的現實。

但現今,自己疲憊之師,孤軍駐紮在幾百裏外的契丹地,同時抵抗契丹的連番猛攻,自己的精銳士卒,如此消耗,殊為不智。

特別是中京,現今契丹中京,和歷史上不同,歷史上要幾十年後此地築造出中原似城郭才立為陪都,而且,實際上,取代上京,成為了遼人統治中心南移後,現實意義上的首都。

而現今,這大定城不過是座土城,但因為是睡王經常的捺缽地,土城北方的草原,更是五院部其中一支的遊牧地,又隨著契丹勢力西擴,此地漸漸成了遼地南部的中心,是以,耶律罨撒葛登基後,將這皇族的大義頭下軍州,升為中京,也是消減南京幽都府對北方越來越大的影響力的原因。

而既然原本是頭下軍州,就可以知道,這裏的南人、奚人、渤海人耕農,本都是皇族的奴隸戶。

中京現今只是土城,耶律罨撒葛本來征募各部族築城,將原本的低矮土城築高,正準備引入磚石加固,但剛剛初具規模,就被齊人北伐打斷。

大定城,現在就是這樣一個半成品。

所以,防守的一方,遠不似中原巨城那般占便宜。

在中京死守應對契丹人猛攻,並不是合適的地點。

當然,契丹各部,雖然被耶律阿保機一統,但內部同樣有著諸多矛盾,若能加以利用,也未必就一定要和契丹全族在中京血戰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