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遭遇戰(第2/3頁)

當然,自己的蝴蝶效應應該慢慢觸動了白山黑水各部,這完顏跋海的後裔,必然也和自己前世的歷史中,變得很不一樣了。

陸寧胡思亂想著,又見守陣的羽林郎們,都披好了甲胄做好了迎敵準備。

唿哨一聲,陸寧當先打馬而出。

渤海弓騎所選的歇息地視角極好,離得遠遠的便見到敵襲,立時紛紛上馬。

馬蹄如飛,踏起黃土陣陣,渤海弓騎極快的變成圓形陣,往來奔馳。

訓練之有素令人嘆為觀止,如此,在極快的移動中,其弓騎面對敵人的一面,弓矢可以源源不斷的射出。

只是卻不想,遇到了最不講理的一個人。

如果是散亂混射,陸寧還真會有些撓頭,畢竟就算自己射得更遠,但快速移動的目標本來就難中,而且,雙方都是快馬,自己拉開的距離,瞬間可能就被敵人接近,進入敵人的有效射程內。

畢竟,自己不是射殺哪一個特定目標,而是要最大程度殲敵,所以便有些難搞。

但這渤海弓騎卻是訓練有素,雖然己方人少,但因為己方是進攻方,他們卻不大意,迅速結成圓陣防禦。

“嗖嗖嗖!”陸寧手中長弓,立時箭雨飛出。

而此時王貴等,渤海弓騎根本還未到他們射程內,但最近和聖天子配合越發純熟,縱馬在聖天子身後交替奔馳,同時嗖嗖嗖箭矢射出,如果有對方弓騎沖上來想射聖天子,便進入了他們射出的箭矢射程。

慘叫聲中,渤海弓騎數人落馬,但其領著全隊畫圓的領頭馬顯然還沒反應過來,還是習慣性,領著這個環形陣,在眾騎飛速盤旋中,圓心漸漸向敵人移動。

“嗖嗖嗖嗖”,陸寧箭囊中箭矢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迅速減少,箭如連珠,射個不停。

慘叫聲中,短短時間,渤海弓騎又有二三十騎落馬。

對方的領頭馬,或者說,這隊渤海弓騎的首領終於醒悟過來,一聲唿哨,環形弓騎立時一散,分成兩隊,向陸寧等騎的兩翼飛馳,等交錯而過時,自然是左右各一蓬箭雨灑落。

只不過,還是那句話,遇到的,卻是最不講理的人,或許其首領反應沒這麽快,不是用最優解迎敵,會是不同的結果。

陸寧突然就跳下馬,猛地迎面沖了過去。

他速度快極,對方又是想飛掠而過的態勢,同樣在快速接近,對方首領及身後弓騎雖然反應極快,數十枝箭矢一起朝陸寧激射,但陸寧卻好似瞬間又一提速,那些箭矢便即落空,隨之,渤海弓騎首領便覺得身後一顫,卻是敵人已經到了自己馬上,喉頭被一支寒森森箭矢抵住,同時馬韁被人一拉,猛地轉圈向旁側跑出。

渤海弓騎立時都有些懵圈。

同時,陸寧沖向的是左翼渤海首領一隊,王貴、完顏怒哥等眾騎射,則齊齊策馬順著右翼飛馳,陸寧擒住渤海首領時,正是王貴、完顏怒哥等和渤海右翼弓騎互相進入射程之時。

渤海弓騎乍然見到首領被擒,心神又哪裏不被影響,而此時卻正是最致命的時刻。

慘叫聲中,渤海右翼弓騎又有十幾騎跌落馬下。

“想要他們活命就要他們住手!莫等我伏兵盡出!”陸寧在渤海首領耳邊低聲威嚇。

這隊渤海弓騎訓練極為出色,陸寧見獵心喜,便沒舍得殺其首領。

不管對方聽懂聽不懂,先嚇唬一聲再說。

說起來,渤海國雖然受中原文明影響極深,但他們用漢字,說得卻是各部族語言,漢化程度較高的,都是貴族亦或高句麗後裔。

被陸寧鐵鉗般捏住動彈不得的渤海首領,是一名三十多歲中年人,看面貌,就是靺鞨,眼睛略小,耳朵較大,與完顏部有些相似,和契丹及中原人有明顯區別。

渤海首領好似也被這完全不符合邏輯的變故亂了心神,很怕自己心愛的兒郎都被射殺,大聲吆喝了幾句。

看來他禦下極嚴,而且威望很高,那些渤海弓騎,竟然真的都慢慢停下馬,遠遠的觀望,互相交談著,看來是擔心首領安危。

“令他們投降,莫等我追上去,一人射他們一箭。”陸寧說著話,遠遠做個手勢,這倒也不是嚇唬他們,如果現今就斬殺他們首領,在其混亂中,將這些渤海弓騎大部分殲滅應該沒有問題,逃走多少,就要看他們的勇氣,膽子小的弓騎較多的話,逃走的人就會多一些。

“你們是齊國軍馬嗎?”遠遠的,對方一名弓騎大聲說,中原話雖然生硬,卻也不難聽清楚,“放了我們頭人,齊國軍馬如果來攻奉聖州,我們願意闔族倒戈!”

陸寧心下一哂,雖然渤海人也確實屬於被壓迫行列,被遷徙來奉聖州的渤海部族也不例外,但這些胡人的承諾,完全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