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襲隆州(上)(第2/2頁)

看著身後的勇壯們都漸漸擺好姿勢,先鋒卒,已經將腰間的“飛龍爪”的長長繩索解下來。

這是一種攀爬城寨的利器,神武軍的先鋒卒大量配備,聽說是專門為北域和西域一些不太高的城寨準備的,這隆州城的城墻,便不怎麽高。

……

隆州城頭,陳奉行打著哈欠,雖然,這兩天上官一再告誡,遼主身亡,剛剛換了新主,與此同時,齊國境內,大批軍馬調動,聽說,已經有合圍瀛洲之勢,便是在東南百五十裏的遼州,都集結了大批齊軍,而且,輕騎出動,鄉間自發組織起民團,己方斥候已經難以進入齊國境內。

但陳奉行,還是覺得一切都離自己很遙遠,自從南方改朝換代,根本便不似前周一樣,動不動就派軍卒入境騷擾,俘掠太原周邊人口。

陳奉行就是本地人,以往對周兵恨得牙根癢癢,少年時便參加了鄉間自發組織的鄉兵土團抵抗周軍的侵擾,年滿十七後,和北漢所有滿十七的男丁一樣,入了兵籍,到漢主築隆州城,他和許多新入伍的士卒,被派來守尚未完全竣工的隆州城,又因為少年時就參加民團以武勇聞名,他漸次升遷,前不久,被內供奉、隆州軍指揮使侯霸榮提為營指揮使。

現今在南城城頭守夜的,正是他的一營士卒。

不過,數年來,都和齊人相安無事,陳奉行已經漸漸厭倦軍營生活,尤其是,那些家鄉在太原區域之外的士卒,逃亡更是屢禁不止,家中土地少人耕作,官吏橫行,哪裏有人能安心戍邊?

對此,陳奉行也有些無奈,河東漢地地瘠民貧,又要給契丹人歲貢,便是高居丞相位,年俸也比前朝減了一大半,尚書侍郎,年俸區區兩三百貫,底層官員就更不用說。

雖然先主病亡,新主繼位後,這種情況有所緩解,但終究積重難返。

陳奉行,也漸漸萌生了離開軍伍的念頭。

甚至在想,如果齊軍兵臨城下,只要候供奉下了開城門投降的命令,自己也便跟著他投降。

至於城頭打瞌睡的值夜士卒,陳奉行就更懶得理會。

正嘆息間,突然,一聲尖銳破空聲,接著,嘭一聲響,半空炸開一朵火花,立時耀亮了半個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