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專辦司(上)(第2/2頁)

比如,匠人比例大大提升,農人就會減少,由此也就抵消了一部分,農具、肥料、新技術,帶來的糧食產量的提升。

現今勒緊腰帶,是為將來造福,對此,陸寧只是從不明講。

不過大城市,在這種發展中,自是大大得益。

工匠、雇工、行商的增多,使得大城市市民經濟有了長足發展。

汴京城的繁榮,便可見一斑。

市城兩處汴京客棧分號,專辦司征用的這處全名為“東海客棧汴京丙記”,是三個客棧中最小的,有小院兩間、套房十間,單房二十間,大通鋪五大間,加貨倉數個,其中每個大通鋪間,最多可睡二十個人。

丙記分為三個院子,最前面臨街是兩層酒樓,酒樓兩旁,又有兩個雅致小院,對街對內都有門通行,是丙記最好的客房,酒樓後的中院,又有一兩層樓,二樓是十個套間,一樓和院中廂房都是單房,中院之北的後院便是大通鋪的五間大房。

不過平素中院和後院的門是鎖死的,睡大通鋪的苦哈哈,或是販夫走卒,或是能住前院和後院的商賈所帶的雇工,也根本不會在丙記酒樓用餐。

現今,天字一號小院,成了專辦司議事及提審人證、人犯之地,天字二號小院,原本該當是臨時衙司主管楊少卿的休息之所,現在陸寧光明正大住了進去。

地字號開頭的套房,為專辦司其他官員臨時居所,本次專辦司除楊昭和陸寧外,還有八名官員,是以,也有兩個套房空了出來。

玄字號開頭的單房,住進了臨時抽調入衙司的吏員及差役,共有三十多人,兩人住一間,倒也夠用,還空出了四五間房。

整個臨時衙司,官員吏員差役加一起,足足近五十人,能頂上一個小縣的縣衙了,可見上方對此案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