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登州變化(第2/2頁)

陸寧自也不是為了軍政分離而軍政分離,更不是搞宋的兵不知將、將不知兵,各州將軍、各軍指揮使,便是和自己屬下將領軍卒在一起,整日訓練。

如此,才會令軍隊發揮最大戰鬥力。

對自己任命的各軍指揮使,陸寧還是有絕對信心的,至少自己只要還活著,除非出現極為意想不到的局面,不然各軍指揮使,想來也沒背叛自己的。

其實軍指揮使定期互調,便可以解決擁兵自重的問題,當然,那是後期的事情了。

當然,為了保持軍卒精神層面的鬥志,僅僅靠神話自己自然不夠,忠君愛國的思想是必須要洗腦灌輸的,包括齊魯地孩童,學館教育,德育方面,忠君愛國思想也是重中之重。

憶苦思甜之類的教育,都是具有強大生命力的凝聚人心的妙手。

前提是令齊魯地占據絕對人口的平民、貧民階層,生活越來越好。

地方軍制方面,各州將軍中,比較重要的州將軍,如登州、青州,自然是自己親自任命,其余州將軍,光政院遴選。

同時,各軍、各州都設監督使,就一個差事,監督軍餉發放之事。

且監督使固定任期一年,免得時間長了和軍指揮使、州將軍沆瀣一氣,而且,也令監督使和監軍截然不同,對軍務,沒有半點話語權。

各軍指揮使和州將軍定期互相調動,陸寧只是構想,當然不會現在實行。

這些大框架,當然會隨著時間調整,畢竟,任何事物都會變化,要因時而宜。

現今聽雷蠻稟告,登州軍,王伯安以前幾乎是吃一半空餉,陸寧搖搖頭,當然,以前的事情,和自己無關,也不是貪墨自己的銀錢。

“嗯,你便專心募兵一事吧。”陸寧擺擺手,各州兵,名額從一千到一千五不等,雖然是地方兵,也貴精不貴多。

當然,如果是太平時日,兵員還可以再削,但創國之初,自然省什麽,也不能省軍費。

“殿下,高麗使樸大有來謝恩!”有侍衛跑上甕城稟告。

陸寧笑著擺擺手。“謝恩不必了,告訴他,且回高麗國吧,過幾年再來,必是不一樣的天地。”

那平州樸家是來試探中原皇帝,希望得到扶持而自立的。

中原通常不介入這些番邦之事,至於自己,現今就是有心,也無力。

“是!”侍衛起身,跑下去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