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纖纖紅酥手,謀劃天下事(第2/3頁)

說起來,沂州自己去過,當時正是這永寧公主遊街,自己一口氣射殺了數名沂州將領,聽聞這新任沂州防禦使李曜,本是沂州別駕,是一名文官,想來膽子不太大。

永寧公主蔥白玉指又指向了東海東北方向的密州,“密州刺史高懷德,和李曜交好,可招之!”

高懷德?陸寧怔了下,什麽時候密州刺史換成高懷德了?這家夥,可是牛人,通常來說,這個時期自己聽過名字的,不是大牛就是大惡。

他順口也問了出來:“高懷德怎麽來密州了?”

高懷德是周國名將、秦王高行周之子,十八歲從軍,父親被遼軍重重包圍,他率親軍左沖右突殺散遼軍救護其父脫險並擊敗遼軍,二十歲時便被授州刺史。

和自己是穿越人士不同,這才是真正當世名將。

永寧公主對陸寧知道高懷德的名號一點也不奇怪,說道:“上個月被授密州刺史。”

陸寧便明白了,三年前高懷德父親病死,而他顯然和趙匡胤交集不多,又被李重進忌憚,所以被打發來了密州,密州終歸也算和唐國之前沿,派名將來守,也有點邏輯……

而且自己在沂州射殺數名軍政大員後,這沂州和密州,想來有些靠山的周國官員,也不願意來。

其實如高懷德,比之義社十兄弟及潘美曹彬等趙匡胤鐵杆不同,歷史上他成為宋臣也不過隨波逐流,至於其後趙匡胤拉攏,將妹妹嫁給他,那是以後的事情,現今,高懷德對趙匡胤和李重進,怕都不怎麽感冒。

永寧公主纖纖玉指又向北指,指著淄、萊、登三州說,“匯聚沂、密之卒,又有唐國援軍,本宮便可說服此三州歸順。”隨後才指向青州,“爾後,再說服藥伯伯……”又向西,指向齊州,“齊州防禦使張永德,是我姊夫,雖被李重進由都護貶為州令,但他必不會聽我號令,不過此時我們已得齊魯大部,合諸州兵馬,又有唐軍相助,必能攻克齊州。”

陸寧聽到這裏暗笑,永寧公主的姐姐必然深知這個妹妹的性格,知道什麽血衣詔之類的全是胡說八道,妹妹又想興風作浪而已。

永寧公主又指向地圖,“如此屯兵齊州,同時遣使招撫棣、濱二州,兩州都在黃河南側,屬齊魯之地,外又無援,又有我血衣詔敕令,必降!兗州地,則到時審時度勢,或剿或撫,亦或暫不理會,不過此時,我們已經得齊魯地,對趙匡胤、李重進之爭,坐山觀虎鬥,觀其情勢,謀定行止。”

“只是此事,兵貴神速,若晚半步,各州有了決斷,便難北進一步。”

陸寧其實不用看這軍武圖,也能想象到周國局勢,李重進死忠,主要在兩京之地附近軍鎮,也就是河南腹地。

趙匡胤的擁躉,則主要在周國西部各州,當然,這些州府,也必然會有效忠李重進的,雙方之間勢力,犬牙交錯。

而兩個勢力,現今第一要務,盡力爭取的自然是屯了重兵的北方諸州。

而且,內戰旋即就會爆發。

山東各州,第一時間內,會是被遺忘的角落。

而從唐國東海出兵,有永寧公主大義,奇襲山東,若運籌得當,確實是一步妙棋,各州包括平盧軍軍鎮青州,對李重進和趙匡胤的內戰,估計一時都會仿徨,李重進和趙匡胤必然都會派使者來招撫,但就遠不及永寧公主親身而至,又有大義又有武力這般有說服力了。

趁趙匡胤和李重進鷸蚌相爭,現今確實是鯨吞山東的良機。

而且,山東從春秋戰國就是中原人口最稠密之處,漢代為人口第一大省,甚至占人口五分之一,史料記載西漢時三百多萬戶,一千余萬人口,爾後偶有升降,只是五胡亂華,齊魯地,受到了致命的打擊。

但到隋代,又恢復人口第一大省,到唐代開元年間,人口占全國十分之一左右,也有幾百萬人口,現今雖然因為唐末戰亂,人口又銳減,大概百五十萬人,但仍然不失為一處亂世中,可經營之地。

且因為開發很早,所以,荒蕪的田地,只要有壯丁,便可以重新開墾,若能避免戰火再次侵襲,流民復歸,容納幾百萬人口不在話下。

這塊地域,永寧公主當然不是來送人情的,她自然早就有謀劃,在得齊魯之地後,怎樣將唐兵再禮送出境,怕是早就想好了,畢竟唐兵其實戰鬥力不強。

而且,引狼入室的風險,她也只能承擔。

琢磨了一會兒,陸寧立時站起來大喊,“來人,來人,叫陸平來,再備匹快馬,我要去海州!”對永寧公主道:“三天之內,便可起兵!如何?”

永寧公主,本來講的有些累了,坐下歇息,品著茶水,暗暗點頭,正琢磨這東海公果然如傳聞一般,窮奢極欲,第一愛好就是享受,這熱茶,也和自己喝過的完全不同,不知道是如何蒸煮之法,好喝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