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競拍籌備大會(第2/3頁)

眾商賈都是腦子一閃,險些被嚇得爆血管。

揚州為南唐最繁華之城市,甚至也可說是天下最繁華之城市,又是南唐對外最大的商港,所以設為東都,東都留守,一直都是聖天子最親近的權臣,上一任東都留守,是司徒公周宗,現今,則是皇太弟親領。

造謠造到東都留守頭上?

這,這也太嚇人了。

楊昭也是目瞪口呆,做聲不得。

陸寧不管不顧,繼續道:“正常的宣傳更要有,提前一個月,在揚州城,酒肆商行的,給他們些銀錢,讓酒肆掛上宣傳這顆仙丹的幡,店鋪裏,放宣傳的絹冊傳單,總之,要整個揚州城都轟動,人人皆知拍賣之事!”

“當然,和那裏的官家提前打通關節也是必須的,畢竟不是咱們的地頭,幫那皇太弟經商的大商人,要結交,在那大商人開設的邸店召開拍賣會,答應拍賣得到的銀錢,給他提成,一成或者是二成,就看對方有多貪。”

“還有,咱們的仙丹,也要有官方認證,請海州白雲觀一名道長跟去做人證,多給些銀錢,總能請到韋天師座下的弟子吧?畢竟這仙丹,貨真價實!那些道士,貪錢的很多……”

陸寧想起什麽說什麽。

眾商人,包括楊刺史,都是一陣陣冒汗,這位東海國主,說話,也太,太率性了……

不過,除了國主的一些話太嚇人外,這些商賈從開始的驚訝,到後來,卻是人人都凝神思索,這種做買賣的辦法,他們可是聞所未聞,從沒想過。

陸寧又笑笑道:“我準備先期投資,用一百貫左右來宣傳,你們誰有信心能辦好此事啊?”

本來眾商賈聽得心癢難搔,一個個躍躍欲試,可聽陸寧說起,所謂什麽前期投資就要百貫錢,一個個立時就膽怯了,這樣大的買賣,東西還沒賣,先扔出去一百貫?也太誇張了,一百貫錢,幾十家農戶,一年的開銷也不過如此。

陸寧又笑笑,將仙丹放入錦盒,手拿出來時,掌中又多了個物事,“仙丹不過是開胃菜,但夠噓頭,這東西,才是主菜,而且,是我準備令咱東海港客似雲來的主菜。”

東海港,其實談不上港,簡單的一兩個船塢,不過是東海山旁一個天然良港,去往揚州行商的新羅和倭國的商船,有時在此停泊補給,此外,就是一些外來鹽商往南北運鹽,不走運河走海路的話,會從此出發。

指著手裏的物事,陸寧道:“這是個改造後的司南,就稱為航海司南吧!”

眾商賈早就呆了,仙丹?還僅僅是開胃菜?那主菜是什麽?

卻見陸寧手裏,是一個木制圓盤,裏面中空,有一個小針,木盤上,則劃著刻度,有東南西北的標記。

一時間,眾人都有些莫名其妙,雖然這司南變了樣子,但又怎麽了?

突然,有人驚呼一聲,“這,這司南,可以用在海船上?!”

陸寧覓聲看去,發出驚呼的,又是王進王掌櫃。

陸寧微微一笑:“不錯,宣傳我改造的司南,和金陽丹手法差不多,但是,司南拍賣後,可以告訴那些商賈,航海司南本地有產,但是,在東海港特賣,每個商船,限量一份。”

打造那些航海司南裏的磁石小針,陸寧很是用了些功夫,短時間內,並不怕被盜版,相信還沒人能短時間琢磨透其中的關鍵又有自己這樣控制力量的精準。

而只要有幾年時間緩沖,那麽,東海港氣勢已成,就算十幾年、幾十年後航海司南慢慢普及到全世界,那也不是什麽壞事了。

聽到是海船司南,眾商賈心裏立時都升起驚濤駭浪,這司南的意義,只要是商人,沒人不知道,尤其是本縣人士,本來就是臨海,對航海貿易,商賈們多多少少有一些了解,正因為了解,才明白,這司南,將會帶來的劃時代意義。

“國主第下,如此一來,東海之港,真能活了呀,怕要客似雲來!”王進猛地擊掌叫好,他的思路,又走在了眾商賈前面,完美契合陸寧的用意。

陸寧笑笑,東海港本來就可以作為對日韓貿易的優良港口。

反而揚州,作為江河之港,早晚會衰落。

而且,吸引日韓商賈並不是陸寧的最終目的,要吸引的,最大的商貿集團,當然是大食商人,也就是那些阿拉伯及波斯商人。

不過海上絲綢之路,現今阿拉伯人多是在廣州、泉州甚或廣西北海一帶交易。

南唐在福建、廣東、廣西都沒有出海口。

名義上歸屬南唐的泉州漳州之地,實則處於藩鎮自立狀態。

但南唐也有自己的優勢,占據天下最富饒之地,而且阿拉伯商人喜歡交易的絲綢、茶葉、燈具、瓷器等等,優良產地南唐占據了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