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食堂 學費還差1400塊(第2/3頁)

林秀英準備去找程立群借錢,被林清死死攔住了。

那時林清年少輕狂,寧可窮死在外面,也絕不會低聲下氣向程立群借錢。

何況她也根本不覺得自己會窮死在外面,程立群那樣的渣滓做生意都能發財,難道她還不如程立群?

十八歲的她受不了一丁點的委屈,結果後來出去賺錢受了百倍千倍的委屈。

林清的目光落在手寫的大學錄取通知書上——

“程清同學:祝賀您已被錄取為杭州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

是了,她這時還沒有改姓,因此錄取通知書上寫的是程清。

林清珍惜地撫摸著錄取通知書,九八年考上大學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這張錄取通知書是上輩子的自己日日夜夜懸梁刺股換來的。

可惜上輩子的自己沒有珍惜。

九八年是高考歷史的分水嶺,有人戲稱九八年的高考是黎明前的黑暗,九八年的考生是最慘的一屆考生。

因為從九九年,高考就開始了大擴招。

九八年的高考錄取率是34%,到了九九年就漲到了56%,比九八年多錄取了五十多萬人。

而九八年34%的高考錄取率背後,還有一個更觸目驚心的數據,那就是九八年參加高考的人數只占同齡人的5%。

在九八年,95%的同齡人並沒有機會走進高考考場,初中畢業後甚至小學畢業後就離開了校園,只有5%的人能參加高考。②

因此考上大學的人,都是精英中的精英,稱一句天之驕子完全不為過。

這些數據,十八歲的林清當然不知道,一九九八年的考生中根本沒幾個人知道。

這都是後來互聯網發達了,林清在深夜反復搜索、默念的數據。

而這還不是林清最後悔的。

林清不去讀大學,也是不滿意錄取她的杭州大學。

杭州大學並非林清的第一志願,只是林清的第二志願。

她高考發揮不好,分數也比前面的模擬考試都低。

十八歲的林清心比天高,她高中一直是年級第一,理想的大學至少是南京大學、南開大學這種水平。

萬萬沒想到,就在1998年9月,歷史上本就同根同源的原浙江大學、杭州大學、浙江農業大學、浙江醫科大學四校合並,成為了新的浙江大學。③

也就是說假如林清去上大學了,她在入學半個月後就會從杭州大學的學生變成浙江大學的學生。

她同屆的學生們,錄取通知書上寫的是杭州大學,畢業證書上寫的是浙江大學,和其他考入浙江大學的學生沒有任何區別。

四校合並後,浙大的綜合排名迅速上升。

假如林清98年入學、02年畢業,她畢業時浙江大學已經超過她理想的南開大學了,和南京大學比也毫不遜色。

畢業的大學生能進入當時最熱的外企,IBM、惠普、寶潔、微軟……

剛畢業時一個月的工資就能抵得上林清幾年的收入。

夜深人靜時她難免去想,其實大學讀四年根本不耽誤她賺錢,因為她離家的頭四年根本沒賺到錢。如果她大學畢業找到好工作,最起碼能積攢出第一桶金……

一聲驚雷響起,悶了一天的雨終於瓢潑而下。

窗外的雨幕連成一片,路燈昏黃的光根本穿不透,林清擔憂地看向二食堂的方向:“媽帶傘了嗎?”

程菲菲說道:“肯定帶了,最近天天下雨,媽媽每天都帶著傘呢。”

林清愣住,心隨著妹妹的話沉下去。

她記起了更多。

九八年的夏天是伴隨著雨水、洪水和無數人的淚水度過的。

林清打開電視機,家裏的電視機還是她小時候買的黑白電視。現在制藥廠家屬院家家戶戶都換上了彩色電視,只有林清家依舊是黑白的。

電視沒有遙控器,林清蹲在電視機前,按著機身上的按鈕換台。

一共只有十來個頻道,林清很快就換到了中央一,正在播放的新聞聯播主持人還是李.瑞.英和羅京,林清果然看到了洪水的消息。

九八年的洪水很大,不過制藥廠家屬院的人們一直都當做遙遠的新聞來看,感嘆幾句可憐、參與一下捐款,卻沒有一個人將遠方的消息和自己聯系起來。

雖然這個夏天的雨水確實比往年都多,但是華北平原的人們實在對洪水毫無概念。

他們生活的城市遠離江河,沒有湖泊,所謂護城河只是一條人工鑿出來的小水溝,洪水能從何處來呢?

沒有人想到小水溝竟然在深夜裏水漫金山,把制藥廠家屬院裏一樓的房子全都淹了。

林清家恰恰住在一樓。

床、沙發、衣櫃、電視機全都泡壞了,至於書籍、衣服之類就更不必說了。

不止制藥廠家屬院,半個城市都如此。林清的姥姥家、舅舅家和小姨家都住平房,家家戶戶都損失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