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像我(第2/3頁)

“老婆子是真不大舒服。”英國公緩緩點頭,“她心裏過不去。映玉那個不爭氣的,為著我不肯去替倫哥兒求情,說我們無情,要和娘家斷絕關系。”

這是家醜,但他已不把林信和許融視為外人,便照直說了。經此一鬧,英國公也對這個女兒冷了心,言辭顯得淡淡的。

許融驚訝了一下,但一想,這也正是蕭夫人的脾氣。

“罷了,兒孫自有兒孫福,你們也不必放在心上。”英國公反過來勸慰他們,“總算皇上開恩,給女眷們留了體面,沒叫她們一塊流放。我在外城城郊替她們置了一座宅子,由著她們自己慢慢過去罷。”

許融默默點頭,看在英國公的面上,她沒對此發表什麽意見。正談著話,一個丫頭匆匆從外走進來,行禮道:“國公爺,大姑奶奶那裏來人說大姑奶奶不太好了,請府裏去人看一看。”

英國公吃了一驚,再是和蕭夫人鬧翻了,也是親生女兒,聽見了還是震動的,忙道:“前陣子過來不是還精神著麽?怎麽就不好了?”

丫頭是問清楚了來回話的:“是因為倫大奶奶抱了大姐兒回娘家去,再沒回來,前幾日遣人往城外宅子送了話,說要和倫大爺和離,大姑奶奶一氣之下就病倒了。開始還壓著下人不許說,今天眼瞧著水米都進不去了,下人害怕,才跑到府裏來報的。”

林信與許融聽得面面相覷。

這還真是令人意外。沒想到常姝音會有勇氣踐行“大難各自飛”的俗語,不過許融想到她在蕭家這幾年過的日子,又覺得也沒那麽意外。

只是這刺激對蕭夫人來說大了些,一下子把她刺激得臥床不起了。

**

蕭夫人的病比許融想象得要重。

來報信的下人話沒說全,事實上,蕭夫人的身子從抄家以後就垮了,她生性好強,到了這個時候,更加不能給別人看笑話,拼了命地硬撐著,回娘家來吵架都沒露聲色,結果常姝音的離去給了她重重一擊,她再也撐不住了,病來如山倒,幾天的工夫就發展到了極重的症候。

而及到隨著英國公趕過來,許融才又從下人口中得知,跑了的不只是常姝音,還有阮姨娘。

阮姨娘是被蕭珊來帶人接走的。說來也是運氣,蕭珊的婚事不順遂了好幾年,最後關頭說了個探花,蕭侯爺怕夜長夢多,趕著將她嫁了,正是林信和許融在平涼的那段時間。嫁完沒兩個月,蕭家倒了,蕭珊作為外嫁女,非但不用受到牽連,還能騰出手來,把阮姨娘撈走了,不然阮姨娘沒了蕭侯爺撐腰,落到蕭夫人手裏,還不知怎麽個煎熬。

某種程度來說,這也促進了蕭夫人的病程,跟她作對的、她瞧不順眼的全都平安無事,只有她嫡親的一家子倒了黴,這口氣怎麽咽得下去。

只是看見英國公走進來時,她又掙出來一絲力氣,虛弱的手向英國公伸去:“爹,你救救倫兒,把他贖回來,邊塞那是什麽地方,他怎麽吃得了那樣的苦……”

英國公擔心的面容變得冷淡下來。

“爹,你救救他,”蕭夫人不斷重復,又咒罵蕭侯爺,“蕭原宏這個王八負心人,害了倫兒,害了我一輩子啊,他不得好死,還有常氏那個賤人,她居然棄倫兒而去——”

許融挨著林信,站在簾外,不打算進去了。

她覺得蕭夫人不會想看見他們,她也沒有興趣進去和蕭夫人對嘴,蕭夫人還有力氣罵那麽多人,情況看來也沒那麽差。

但這樣活著,對蕭夫人也許——不,一定比死還難受吧。

她最重視的顏面沒有了,她一心要維護不惜犧牲別人的兒子在邊關服苦役,大半生靠強橫霸道撐起來的富貴體面都蕩然無存。

許融覺得很好。

天不會降正義,但正義終究會來的。

**

他們沒有在蕭夫人處耽擱很長時間,只又看了看大哥兒——就是之桃留下的那個孩子,常姝音抱著自己生的女兒走了,沒有理會大哥兒,大哥兒仍舊留在蕭夫人處,他還不懂人事,不知道大人們在煩惱什麽,環境初變的時候啼哭過一陣子,在城外住了些日子後,他就又安穩下來了,許融去看他的時候,他笑嘻嘻地坐在比長興侯府差了許多的炕上,由奶娘喂粥吃。

許融不會哄孩子,幹看了一陣,等他粥喝完了,把奶娘叫出來,道:“大哥兒這裏若有難處,你們解決不了的,你到永靖侯府去找我。”

這是她從前答應過之桃的。

奶娘意外地怔了片刻,紅了眼圈,又偷偷往蕭夫人所在的臥房看了看,扭回頭來連忙道:“哎,哎,奴知道了。”

**

一層秋雨一層涼。

許融回到永靖侯府的日子閑適而自在,林信在三日的休假過後,回歸了翰林院當值,時不時地帶回一些最新消息來,比如鄭國公又犯了個小過錯,被勒令閉門思過啦;比如因鄭知府案被移送至京城刑部的常榮時因未查出什麽確鑿罪過,最終只受了個免職處分但回家以後卻受了鄭國公一頓重責,以至於鄭國公夫人抹著眼淚滿城求好大夫啦;比如探花呂博明在翰林院裏每天都冷著一張臉,三天和同僚吵了兩架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