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試探(第3/4頁)

“他是在意料之中?”

林信點頭:“有一點,更多的是沒將常榮時放在眼中,我聽他的口氣,像很了解常榮時的為人,篤定他唱了一出空城計。”

許融目光閃了閃:“慶王知道他沒有派出什麽隨從。”

所謂上書,不過是自導自演給自己脫罪預先打的一個埋伏。至於最終書沒到京裏,那不難解釋,或隨從自身意外、或被劫走——特指慶王,慶王承不承認也不要緊,這本就是難對證的事,只要周僉憲這邊留有筆錄,證明曾經有這麽一封“奏本”就夠了。

“常將軍也非一般人呀,我們從他家中把鄭知府抓了來,倒算給他解了套,怪不得他那麽痛快投案。”

許融贊嘆,不然,一直收留著這麽一個燙手山芋,才是件麻煩事。她只見過常榮時一次,當時的注意力被常姝音的反應吸引了去,沒多留意他,如今看,不是厲害角色,也不會被派到平涼來。

林信搖頭:“只怕他是反被聰明誤。”

許融感興趣地直起身:“怎麽說?”

“從他收留鄭知府的那一刻起,他就脫不了身了。”林信解釋,“慶王提起他來,語氣和藹,毫無怒色。”

許融:“……”

她油然而生一種毛骨悚然之感。

論心計,這真是一山還有一山高。

她低聲道:“不,還要更早,從他受常姝音的請托,調查蕭珊身世那一刻起。”

從那時候起,他就脫不了身了,他為邊將,還是與慶王曾有關系的世家後人,這兩個身份的任意一個都太敏感了,他收留鄭知府是被迫,那之前介入慶王府行事不謹致使慶王妃病倒又是為了什麽?那可沒人逼他罷。

慶王沒有必要怪罪他,因為,他越不怪罪,越會有別人怪罪。

“世子,”簾外忽然有家將靠近過來,聲音裏透著緊張,“後面形勢不對,有些守在王府外的災民跟上來了。”

林信一怔,掀簾看去,許融也忙湊過去,只見馬車後面果然不知何時綴了些滿面土色的災民,這些災民許融第一次來慶王府時就見到了,只是當時她也無法可想,唯嘆息而已。

“向頭耳力好,聽見他們叨咕,說世子得了大批糧食,要問世子討飯吃。”

這倒無妨,林信確實和慶王談妥了一筆買賣——雖不知這些災民如何得知的,也許只是餓極了亂猜測,他點頭道:“停車,我下去告訴他們,叫他們略等一等,糧食買來,就發與他們。”

家將快速搖頭:“不行,他們樣子不對,屬下跟世子在平涼這麽久,見過的災民多了,他們不像討糧食的,像要鬧事的。”

這種人,也是有的,還不少,乘著亂局□□,林信剛來時都親身處理過好幾起。他這時也看出來了,這些災民的形容確實不一般,面容看著是麻木的,又從麻木裏透出亢奮來,有的走路都軟綿綿,眼神裏卻閃著兇光。

他當機立斷:“走,先回府衙。”

若他一人還能強行下車彈壓,但車上還有許融,他冒不起這個險。

只這一句話的工夫,那些災民的步子已經在加快,奔跑著追了上來。

馬車開始疾駛,王府離府衙路途不算很遠,問題在於跟隨他們的災民已經失控,許融在震動中堅持掀簾往後觀察了半刻,便道:“不行,我們不能帶著他們往鬧市走!”

府衙周圍的街道當然是鬧市,不但有許多住家店鋪,還有許多知道抓了鄭知府正翹首以盼發糧的人,災民的情緒是會傳染的,失控的人群一旦擴大,他們根本走不到府衙,民變已經發生。就這片刻功夫,已經有沿途的災民跟在後面跑起來了。

“往城北出城門去!”林信傾身向駕車的車夫喝道。

城北外面就是座土山,這時節樹葉子都快叫人薅盡了,人煙稀少,控制住災民數量,再有家將保護,才好徐徐處置。

馬車又匆忙掉向,車身劇烈晃動,白芙被顛得東倒西歪,惶恐道:“奶奶,是不是我們惹惱了慶王,他煽動災民來報復?”

這是很可能的猜測了,城裏的災民們對兩個欽差都算尊重,也還能聽得進理去,像這種不管不顧帶著瘋狂神色來追車的少見,這些災民又本就在慶王府外。

許融一手被林信牢牢握住,另一手努力去夠住了白芙,三人在一起,總算將身體穩固下來,她沒回答白芙的話,先側頭與林信對視了一眼。

她知道自己眼中一定盡是不可置信,然後她發現,林信也是。

“我以為——”

許融接了他下半句話:“慶王沒有反心。”

是的,他們的所得都是這樣。林信還順利從慶王那裏買到了糧食,難道只是為了麻痹他們——?

但是,不應該啊!

馬車飛駛,家將們怒喝,災民鼓噪,身處民變之中,許融的感覺居然並不是害怕,而是滿心的困惑與不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