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常榮時(第2/2頁)

許融有點意外,若真如此,常榮時就把自己摘出去了,算算日子,他的奏章應該還在路上走著,至多到了通政司,也還得壓一壓,離達天聽還有些日子——

不對。

“常榮時敢告慶王?那慶王又怎麽敢把鄭知府塞給他?”

慶王不會在拿捏不住常榮時的情況下做出這個決定,他也許有些瘋,但絕不蠢。

“慶王知道他事後寫了奏本嗎?”許融腦子飛快轉動,又問,問出時她意識到了什麽,“他是以什麽渠道送出去的?”

林信先回答了後一個問題:“他派了自己的隨從。”

至於第一個,他暫時還不知,但他可以猜測:“慶王連與白泉有關聯的人都盯上了,常榮時怎麽也比他們重要。”

也就是說,慶王不可能放過常榮時的動向。

這封奏本有沒有真的送出去很存疑。

“不對。”林信忽也道。

他看向許融,雙方在目光中明白了未竟之意:如果慶王發現了常榮時的小動作,一定會有所反應。

假設一,他攔截下了奏本,警告了常榮時,常榮時在剛才的審訊中只是故作鎮定;假設二,慶王攔下了奏本,但不露聲色,沒有告訴常榮時,讓他以為奏本如期送了出去。

無論是哪一種,慶王接下來都必然會做一個動作,那就是加強對常宅的監視與守衛,或直接將鄭知府轉移。

那麽問題就來了,這種情況下,他們又怎麽能順利地把鄭知府抓捕歸案?

要知道,許融昨日的行動並不迅速也不秘密,她帶著那麽大群災民,還有淑安郡主,脫困後也一定會往慶王府去報信,慶王仍未時出手,只能證明一點,那就是他確實措手不及。

許融摸著下巴,手指在頰邊點了點。

分析到這裏,事態好像走進了一個自相矛盾的“死局”。

但她知道不是,如果一條路走不通,試試另一條就行了。

“常榮時,真的派出了那個隨從嗎?”

林信坐不住了:“我再去審他。”

“不必。”許融攔了一下,“口說無憑的事,他不會認的。”

但有另一方可以求證。

林信再度去找周僉憲,將用奏本一事去試探慶王的打算說了,周僉憲十分猶豫而又心動:“是個機會。但你能把握好分寸嗎?”

跟藩王打交道本來就是件頭疼的事,何況還是慶王那樣捉摸不定的,周僉憲雖對他的糧倉起了意,真要放手去做,仍是顧慮重重。

林信道:“下官年輕識淺,做事難免有不妥當的地方,如果觸怒了慶王,還請僉憲出面為我描補。”

周僉憲眼神一亮,他明白了林信的意思:由他這個下屬沖鋒在前,其實是給己方留下了可回旋的余地,如果周僉憲自己和慶王直接沖突,那一旦僵了,平涼地面上就沒有夠分量的能調停的人了。

“好。”周僉憲答應下來,囑咐道,“你多加小心。”

林信不是一個人去慶王府,許融和他同行,不過兩人目標不同,許融去求見淑安郡主,求見理由是慰問郡主昨日所受的驚嚇。

淑安郡主起先不肯見她,特地出來傳話的嬤嬤口氣很不善:“郡主已經叫你害得禁足了,你還敢來!”

許融不慌不忙:“臣婦特來賠罪。郡主一時不願相見,臣婦便在這裏等一時,一日不見,臣婦便等一日。”

嬤嬤冷哼一聲,毫不動容地走了。

白芙有點憂心:“奶奶,我們真在這裏等嗎?一會兒太陽就該厲害起來了。”

許融道:“沒事,等不了多久。”

白芙便放下心來,她家奶奶說的話,還沒有不做準的。

果然,大約只一頓早飯的功夫,太陽照在身上剛有了灼烈感,裏面就又傳出話來,叫許融進去。

小廝引著,到二門處,換了小丫頭,再到淑安郡主那熟悉的居處,對上門前熟悉的嬤嬤那冷瞪來的眼神,許融回以一笑。

鄭知府落到了欽差手裏,欽差連夜審訊,一早副欽差就來拜見慶王,作為不慎泄露鄭知府藏身地的人,淑安郡主怎麽會不想知道欽差的來意,又怎麽會忍得住不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