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相會(第2/3頁)

“一個月。”林信沉聲接話,“我們已經上書了,但甘肅全境都有旱情,要撥糧,只能從省外調撥,最快也要一個月。”

許融問:“你和周僉憲帶來的糧食,還能供應多久?”

“七八天。”林信回答,“加上我們這幾天與城中大戶談判,讓他們捐出來的糧食,一共在半個月左右。”

就是說從最樂觀的角度估算,中間也出現了半個月的空档。

而人是不可能半個月不吃飯的,就算靠樹皮草根之類再撐一陣,又怎麽說服百姓半個月後糧食就會來?

饑餓的人群,很難有理智。

無法可解的情況下,那麽,就需要設置一個緩沖點了。

“必須找到鄭知府。”許融再問他,“你們有他的線索嗎?”

林信默然搖頭,道:“我們一來就找他了,問了好些府衙與他相熟的屬官,都說不知情。這件事不能張揚,只能私下裏來,我和周僉憲以尋訪民情的名義走了好些天,都沒有尋到他的蹤跡。”

鄭知府失蹤的消息目前還得瞞著,一旦傳出去,誰都知道常平倉一定出問題了,那不用等半個月後,百姓現在就得□□。

但又不可能一直瞞著,今天已經鬧了一出沖擊府衙,城外粥棚不停,百姓心裏吊著一線希望,還能被糊弄回去,可糧食堅持不到那麽久,總是會停的,到那時候,拿不出糧,那至少得拿出一個罪魁禍首來。

毫無疑問鄭知府就是這麽個人物,在事態瀕臨失控前,把鄭知府拉出來砍了,壓一壓百姓的脾性,也博取百姓的信任,讓大家再等一等。

這就是許融此前所想鄭知府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了。

“要見淑安郡主,”許融又想了想,“其實不必一定進去王府,我沒料錯的話,郡主現在說不定也很想見我。”

所以,設法傳個話就夠了。

“派誰去好?”她問林信。

這個人選不能是她的手下,不然慶王耳目靈通,這一去又沒了。之前去找小柳的下人還沒回來呢。

林信聽說她放棄去王府冒險,松了口氣,想及客棧外饑餓的百姓們,遲疑片刻,道:“我來了這些天,在城裏有相識——”

一語未完,白芙出現在了門前,面色有些緊張:“世子,奶奶,外面有人求見,說奉淑安郡主之命。”

許融眼神一亮,巧了麽,瞌睡遇上了枕頭,省得他們費事了。

“快請進來。”

來的不是生面孔,正是之前一直在淑安郡主身側的那個嬤嬤。

她請許融去淑安郡主在城中的一處私宅:“那兒清凈,也安全,便於主子們說話。”

許融欣然起身:“請嬤嬤領路。”

那嬤嬤見她如此痛快,本來板著的臉色也緩了緩:“請隨老身來。”

許融往外走,林信想要跟上,許融向那嬤嬤歉意一笑,扯了他到一邊低聲道:“玄誠,你別去,若是萬一有事,你在外邊才好援手。”

兩個一塊去,可就叫人一網打盡了。

林信反應過來,但放不下心,握著她的手不肯放開,許融也心軟,由著他,直到那嬤嬤忍耐不得,幹咳了一聲。

許融才掙了一下:“……好了,我去去就來,你也有許多差事要忙,別耽擱了,晚上有空你過來,我們再說話。”

賑災事宜千頭萬緒,林信實則比她忙碌多了,這一會兒功夫都是跟周僉憲告了假的,他只能點點頭,看著她出了門,而後自己也匆匆離開,趕回府衙去。

淑安郡主的私宅在相反的另一個方向。

這回可以坐車去,輕松了不少。

許融沿途又看了看外面風物,只見處處頹然景象,這一整座城,都已不存多少生機。

她心中嘆息之余,想見淑安郡主的心更勝了,以至於踏進那座幽靜宅院,重見淑安郡主金面時,她的神色微笑居然比淑安郡主還殷切些。

“……”淑安郡主愣了一下才道,“坐吧,看茶。”

待許融坐下,她忍不住問,“我派人強請你來,你高興什麽?”

“郡主說哪裏話。”許融笑道,“臣婦先前與郡主一會,便覺投緣,只愁沒有機會再來與郡主說話,不想郡主與臣婦心有靈犀,這麽快又邀了臣婦過來,臣婦怎麽不高興呢。”

淑安郡主臉色有些微詭異:“……”

有這事?她怎麽不知道。

許融補充:“臣婦後來覲見王爺,連王爺也說,知道臣婦與郡主投緣,該留臣婦住一陣子,與郡主作伴才是。只是臣婦夫君尋去,不好拆散了我們,才罷了。”

聽見她提及慶王,淑安郡主臉色變了變,追問道:“父王果然這麽說?”

許融道:“臣婦即便有膽量扯謊,又哪裏敢編排王爺的言語?郡主不信,回去問一問在場的下人,就知道臣婦所言不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