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女四書14

考試成績第二天就公布了。

考第一的是劉盼弟, 第二是宋國章,第三林中正,後續幾位分數差距不大, 都及格了, 沒有辜負這段時間被動努力的成果。

林中正不可置信,他可是教授,居然連一個只讀了小學四年級的村婦都考不過?

那些題目一點都不難, 沒有一道題需要專業知識,對他來說簡單至極。他甚至揣測過閱卷老師的喜好,完全按照她們喜歡的答案編寫, 竟然只考了第三,那個只讀了小學四年級的村婦居然考了第一!

“第一名的試卷貼在墻上,覺得不公平, 可以自己過去看。”

林夜白將劉盼弟的答案規規整整貼好,白紙黑字,紅色分數分外顯眼。

劉盼弟無比激動,滿臉紅光,她環視一圈, 只覺得這輩子從來沒這麽高興過, 比她掙紮著生了個大胖小子還要高興。

其實選擇題、填空題、應用題大家的答案都大同小異, 出錯率不高, 讓劉盼弟脫穎而出的是她最後的論述題答案。

什麽是女德?

男權社會下, 馴化、摧毀女性的東西。

什麽是男德?

一, 遵紀守法,文明禮貌。

二,愛護家人,尊重女性。

三, 努力工作,積極向上。

當然,她原來的話有很多語病、錯別字,也寫得不那麽工整,這是精煉出來的內容,原本內容更加豐富,意思也表達得很充分。

比如,尊重女性不是讓女性學文科做文職工作,避開所有危險的事,那是一種發自內心的輕視。而是支持對方的選擇和意願,消除職業歧視。

劉盼弟想出來的新教材,終於脫離樊籠,變得正常了很多。

林夜白一直讓劉盼弟思考,讓她想新教材,因為她是男權社會的造物。她的言行舉止、她的思想觀念、她對學校裏小丫頭片子的輕視和欺負,全都徹底打下了男權社會的印記。

她所有惹人討厭、讓人憤怒的缺點,大多來自外部環境的造就,“盼弟”不僅是劉盼弟的名字,更是封建社會的小小縮影,是“女德”的產物。

人生已過大半,她缺失的一切無法補回來。當她學會審視自己的人生,脫離被外界影響的束縛時,就真正理解了“女德”的作用。

全都作用在她身上了。即使作用不完全,最核心的部分,奉獻和服從,她也貫徹了幾十年。

男性視角下的女性,都應該溫柔賢淑,勤儉持家,做賢內助,生兒育女,一手包攬家務,對丈夫的父母孝順恭敬,不得有半句頂撞。還要在做到這些的前提下,保持外貌形象的管理,要有一份自己的工作,工資補貼家用。

他們從來不覺得這是一種冒犯,一種歧視,只覺得這是天經地義的女性標準。即使提到女德,只是皺一皺眉,沒有什麽看法,有時候甚至想,要是現在的女性都能保持那個標準就好了。

將所有不符合期待的女性都加上“女拳”標志,仿佛這樣自己就高人一等,在塵世中保持清明。

但一提到男德,就立刻憤怒,覺得荒謬惡心,嚴重侮辱了他們的自尊心。這兩個字一出現,天然就會刺痛那些男人。

實際上劉盼弟列舉出來的“男德”,很容易實現。在當下社會,男女平等貫徹教育全過程,年輕一代思想已經改變,但也有很多大清遺老仍然固守男尊女卑思想。

不僅如此,封建社會男主外女主內,也算一種分工,如今女性不僅要有工作,還要操持家務,才算得上他們的標準。

比如林中正、宋國章,比如之前的劉盼弟。這樣的人絕對不少,僅僅生兒子傳宗接代觀念,就能網住一大群人。

林中正的論述題答案有些好笑,女德的答案很官方,是封建社會下教育女性的思想工具。男德的答案就有些誇張了。

在家從母,出嫁從妻。

要對妻子無條件服從,包攬所有家務等。

很難想象這樣的答案,居然是他這個一心推行女德教育的人想出來的,考慮到他已經幾天沒吃飯,興許是餓昏了頭,寫出這樣的答案也不奇怪。

宋國章的答案也大同小異,比林中正稍微正常點,但並不符合“男德”目前的定義。

“關於試卷答案,下午的表彰大會我們繼續討論。”

端午才過,太陽很大,林夜白覺得把表彰大會開在外面會熱,而且把這些人搬來搬去很麻煩,索性就在教室裏召開。

“今天我們來討論一下新教材的制定問題。”

林夜白在黑板上寫上“男德”兩個字。

“男性應該學習的一門課程。”

“男性應該具備的德行。”

以劉盼弟的答案為骨架,其他小老師討論補充。等教材制定,這就是女德班學生們以後學習的新內容。

“我覺得紀律委員的答案還不錯。”宋婉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