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祭佛10

三天可以做什麽事?

三天可以讓整個村子所有人都皈依孝道。

馬金蓮他做到了。

他坐在村中的曬谷場上, 下方是一座金色蓮台。現在的金色蓮台又多了新的功能,可以變成蓮花寶座,同時散發佛光, 同時會自動宣講孝道, 講二十四孝小故事, 生動有趣, 引人入勝。

他本來就生得柔和,讓人完全升不起任何防備之心。剛開始只是一個小孩兒, 村民們眼睜睜看著他長大, 就像看到了神跡一樣, 不管他說什麽話都願意信服。

“孝字心中坐, 福從天上來。”

“我們不僅要將孝字記在心裏, 也要落實到行動中去。”

這句話還是馬金蓮聽林夜白講道時學來的, 簡直太有道理了!當時的馬金蓮如聽仙樂耳暫明, 後來他不管給誰講孝道, 都會把這句話放進去。

具體要怎麽落實到行動中去呢?

馬金蓮開始引導:

“如果父親大人出門的時候, 不小心踩到路上的石頭摔跤了怎麽辦?”

村民們便勤勤懇懇地把路上的石頭撿出來放在一邊,坑坑窪窪都填好。

“身體發膚, 受之父母,豈能輕易損毀?”

本來想去慈恩寺砍條胳膊、卸條腿的村民便猶豫起來, 誰願意真正把胳膊腿給砍掉呢?只不過少了一個強有力的借口阻止他們而已。

比如馬嫂子、馬二狗,都想砍對方的腿去上供,馬二狗還想把馬招娣給上供了,當馬嫂子想砍他的腿時, 他就很不願意。

整整三天, 慈恩寺再沒收到一點供品。

“只要諸位孝順, 所求一定能實現。”

“如果沒有實現, 就是因為你還不夠孝,心不夠誠。”

外面的佛祖都是這麽說的,能實現願望的佛祖才不正常。

馬金蓮現在已經把握到了精髓,不管信徒們問什麽,他都有話回答。如果對方有所不滿,交流幾句以後,很快就會心平氣和,更加篤信孝道。

在這種陣勢之下,信仰之力收割得很快,馬金蓮很快就從兩三歲的小孩子變成了十二三歲的少年。面容更加精致,有種難以言喻的親和力。大概長成了所有人夢中最想要的兒子的樣子。

村裏上到七十歲的老人,下到四五歲的小孩子,都很願意聽馬金蓮講幾句話。

他乖巧又聽話,說話不疾不徐,很有耐心,笑起來還有酒窩,只是看他兩眼心情就會不自覺變好。

林夜白完全放手,任他施為。反正這些信仰之力又不是他需要的東西,全部給馬金蓮都可以。

他這樣的態度反而讓馬金蓮深受感動,晝夜不分傳播信仰。村民全部皈依孝道,佛國中人也被孝道洗腦,大家一起論道,宣講孝道的好處,源源不斷為馬金蓮提供信仰之力。

作為這個世界孝道的首個提出者,林夜白對信仰之力有絕對支配權,他授權給馬金蓮,信仰之力才能被馬金蓮吸收。

馬金蓮吸收了太多信仰之力,自身也被孝道深深影響,看林夜白的眼神閃閃發光,他一定是所有人中最孝的那一個。

時間終究有些不夠,即使佛國裏的和尚、村裏的村民全部都皈依孝道,提供的信仰之力也不足以讓馬金蓮凝結出神格。

舍身佛吸收了無數年信仰之力,數量一定遠遠比馬金蓮短時間薅到的多,而祂,已經開始蘇醒了。

第三天,整個村子上方陰雲密布,似乎隨時都會下雨。慈恩寺更是徹底被黑暗籠罩,寺門開著,遠遠看去,那裏一片漆黑。

“祂醒了。”

空中傳來玻璃破碎的聲音,整個村莊脆弱的就像用紙糊成的,碎成一片又一片,向慈恩寺敞開的寺門飄去。

他們耕種的土地、辛勤搭建的房屋,全部都變成碎片飄進了慈恩寺,消失不見。所有人都有種奇怪的預感,那些碎片不會再出現了。

驚慌失措的村民跪在漆黑的虛空中,一時不知道先求誰。是求佛祖還是求爹?

所有人都跪伏著,除了林夜白和馬金蓮。

因此,他們尤其醒目。

林夜白仍然站著,平靜看著慈恩寺所在的方向。他有五朵小紅花,真到了危急關頭,用掉一片小紅花,舍身佛完全不夠看。

馬金蓮盤坐在他的金蓮寶座之上,身後是茫茫白光,中間還有一層薄霧般的淡金色,籠罩著周圍的信徒。

白光是林夜白帶來的孝道,實化後的顏色。

淡金色的光是馬金蓮自身固有的慈悲之道。

在這兩種光芒籠罩之下的信徒有種溫暖舒適的感覺,那種心亂如麻的感覺總算消退一些。只要在有光的地方,便很有安全感。

四周已經一片漆黑,空洞、安靜,只有在白光之下,才能得到庇護。

他們更加信賴馬金蓮,還不時擡眸,小心翼翼看林夜白一眼。

果然遇到了危險的時候還是爹更靠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