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祭佛8

事已至此, 孩子是不可能重新塞回去的。

林夜白讓馬嫂子把針線拿烈酒煮過,再給馬二狗縫肚子。為了防止馬二狗過於痛苦,林夜白提前把他打暈。

馬招娣很懂事地端來一盆熱水, 林夜白將嬰兒放進盆裏,小心地托著腦袋, 替孩子洗去血汙。

原本閉著眼睛靜靜安睡的嬰兒緩緩睜開眼睛, 看著林夜白,露出天真無邪的笑容。林夜白在掐死與溺死之間猶豫,不過還是沒動手。在真正顯出威脅之前, 林夜白不會對一個剛出生的嬰兒下手。

門窗都擠著一群光禿禿的腦袋,爭著搶著看孩子,也完全忘記了要超度邪魔的事。

一個平素冷漠、動輒取人性命的人,似乎與嬰兒搭不上關系,抱孩子的姿勢也生疏無比。但這一幕有種奇異的光彩, 讓人心裏生出滿足感。

他抱孩子了!

真不錯啊,我們有孩子了……

漸漸的, 越想越離譜。

反正就看著,忍不住露出欣慰的眼神, 也不知具體在欣慰什麽,甚至很感動,眼淚不由自主掉出來。

“今夜無事, 便來論道吧。”林夜白抱著孩子出去了。

馬招娣和馬嫂子一起給馬二狗縫肚子,還要收拾殘局, 也不管林夜白將孩子抱出門要做什麽。總歸是孩子的爺爺, 不會對孩子怎麽樣的。

林夜白推門而出, 外面已經是佛國景象。

處處金蓮, 遍地和尚。

周圍只有這馬家小院, 顯得尤其不同。

今天晚上過來的和尚太多,以至於馬家小院與佛國重合了一部分。等和尚們全部散去,才能恢復正常。

此子出生如此不同尋常,必然是佛祖轉世。

他竟是男子所生,且自動裂開,手持金蓮,正與佛國映照。更別說天生慈悲相,與其他剛出生的孩童大不相同,一看就與佛有緣。

如果這個孩子是佛祖轉世,能抱著他的人必然不是邪魔。就算真是邪魔,一定也是佛祖提前布局的產物,遲早會變成佛門中人,被佛祖超度。

既然林夜白說要論道,和尚們也樂意。不管是慈悲之道、為善之道,還是渡化之道,他們都很擅長。

“您先說吧。”一個孝子和尚開口。

其他和尚對他這個稱呼也沒詫異,畢竟林夜白是抱著佛子的人,尊稱一聲很正常。他好像和佛子的生父頗有淵源,是佛子生父的爹?

“今日我便與大家講講孝道。”林夜白開口了,這正是他擅長的內容,幼時隨太傅學了孔孟之道,可惜進入主神空間後就沒了用武之地,而今,他終於能講講孝道了。

林夜白自己也不算孝順,他父親是亡國之君,時常覺得父親行事荒唐,能替他報仇便算盡責。

今日講孝道只是為了掠奪信仰,林夜白不完全贊成孝道,但不抗拒以此作為應敵手段。

“孝,子愛利親謂之孝。”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德……”

“人無孝不立,孝,存身立世之本也……”

隨著林夜白開始闡釋孝道,他再度開始散發白光,這是在夢境世界吞噬了過多白霧產生的後遺症。原本被壓制住,這會兒在佛國世界,壓制力量削弱,白光重出江湖。

這就很是不凡,而且道音浩大,異相頻出,正是林夜白所講述的幼羊跪乳,烏鴉反哺……孝道在古時有套完整的邏輯體系,是皇族統治天下的思想工具,一環套一環,自帶強烈的說服力。

天下人不一定全部信仰佛祖,但絕大多數人是願意孝順父母的。如果將孝順父母的人和信仰佛祖的人相比較,肯定是前者比較多。這也說明孝道比佛道更具感染力,這是篆刻在基因中的本能,是族群存在的必要聯系。

聽道的和尚不由得有些入迷,因為孝道與佛道在根源上並不沖突,佛門有些教義是不限制和尚娶親生子的。信仰佛祖的人,不等於不孝子。心懷慈悲的人,也會孝順父母。

越來越多和尚加入聽道的隊伍之中,靜靜盤坐在遠處,時而微笑,時而皺眉,時而落淚,時而驚嘆。

妙啊!此道甚妙!簡直說到了心坎裏!生而為人,自當盡孝。不孝簡直是對不起父母,對不起眾生,對不起佛祖!

如果林夜白講的是魔道,是殺戮之道,和尚們肯定是抱著全然批判、否定的態度去聽。但林夜白不是。

孝道乍一看是很溫情、很溫暖的道,仿佛毫無戰鬥力,讓你心甘情願信服,這是人倫道德,是血脈至理,是割不斷、斬不了的恩情。和尚們便聽進去了,覺得頗有道理。

接著林夜白又講二十四孝的故事,臥冰求鯉、賣身葬父、刻木事親、扇枕溫衾等等。周圍也出現了相應的異相,十分宏大。

佛國是一處很特別的空間,信仰之力可以實化,比如這些金蓮,便是信仰之力匯聚而成。林夜白闡述的孝道,也是一種宏大的道,自然能形成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