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八章 再啟戰事(第2/3頁)

看著名單上冗長的名字,還有顧青特意在每個名字後面備注的應封官職爵位,李亨氣得雙手直顫。

在請功奏表上,顧青強烈“建議”常忠,沈田,李嗣業等將軍封侯,孫九石,馬璘,劉宏伯等將軍封縣伯或縣子,其余的低級將領和普通軍士皆有升賞,一份名單數百人全都要封賞,可謂壯觀。

若換了別的軍隊,或許李亨不會那麽在意封賞,賞便賞了,終歸是自家的軍隊,自從安史之亂後,朝廷為了平定叛亂,以往特別珍視的爵位早已像不值錢的大白菜一樣到處亂封,就連在民間召集鄉勇抗敵的某位大地主,居然也被李亨封了個縣子之爵。

爵位本來已濫大街了,但李亨卻非常不情願給安西軍將領升官封爵。

這支早已對朝廷不忠的軍隊,沒剁了他們是因為實力不夠,今日卻還要封賞他們,李亨心中不知何等憋屈。

眼神噴火盯著面前的奏疏,李亨臉色鐵青緊緊咬著牙。

當年做太子時雖說也隱忍了二十余年,但他也沒忍得如此辛苦。

殿外傳來細碎的腳步聲,穿著紫袍的魚朝恩出現在眼前,手裏捧著一封書信,走到李亨面前輕聲道:“陛下,新上任的劍南道節度使高仙芝派人快馬送來密信,高仙芝和封常清已接管了劍南道兵馬,目前已率軍五萬向關中開拔……”

李亨一愣,接著大喜:“高仙芝已順利接管了劍南道兵馬麽?”

魚朝恩躬身笑道:“是的,據朝廷布在益州的眼線稟報,鮮於仲通原本不大情願交出節度使之權,後來高仙芝請出了聖旨,並帶了一百余名親衛闖入節度使府,揚言鮮於仲通若不遵旨便立斬,鮮於仲通這才不得不交出了兵權。”

李亨喜道:“不愧是當世名將,高仙芝不負朕望,事情也做得利落幹脆,好,好!”

魚朝恩接著笑道:“不過鮮於仲通雖然交了權,但劍南道的蜀軍將領們似乎也不情願換帥,聽說軍中將士也鬧騰過一陣,後來高仙芝接管兵權後,拉攏了一批忠於朝廷的將領,利用這些將領麾下的兵彈壓了那些不服的將領,在軍中當眾斬了幾人,立了大威,蜀軍這才徹底掌握在高仙芝手中。”

李亨笑道:“高仙芝確實好手段,難怪父皇當年對他如此重視,就算後來失守了潼關,其責也不應在他,若此番勤王能打敗顧青,朕定將高仙芝奉以國士厚賞之。”

魚朝恩躬身諂笑道:“國難之時仍有名將願死社稷,國之大幸也,陛下洪福,定能安然度此厄難,再復盛世氣象。”

李亨大笑道:“說得好,魚朝恩,你可越來越會說話了,回頭賞你兩貫錢,算是得你一個口彩。”

魚朝恩急忙感激涕零狀謝恩。

李亨垂頭再看看面前的請功奏疏,忽然覺得一陣輕松。

“準了,都準了!”李亨大筆在奏疏上一揮,然後冷笑道:“看爾等風光到幾時,朕的勤王大軍所到之日,便是爾等滅亡之時!”

魚朝恩急忙附和道:“吾皇能忍一時之氣,而成千秋之功業,有繼往開來英主之氣象,縱比高祖太宗先帝,亦不遑多讓。”

李亨被這記馬屁拍得很舒服,不由得意大笑起來。

退出大殿,魚朝恩諂笑的表情漸漸收起,隨即目光變得陰沉。

回頭深深看了一眼氣氛壓抑的大殿,魚朝恩嘴角露出一抹嘲諷般的笑容。

“大勢已去”這四個字,天下人皆已明明白白看在眼裏,唯獨宮裏二聖仍在做著誅權臣,復盛世的美夢,可笑,可悲!

轉過身,魚朝恩回宮裏的居所換了身尋常百姓的衣裳,然後匆匆出了宮門。

顧青王府內,魚朝恩仍然一臉諂笑,在顧青面前時刻保持弓腰的姿勢,言必以“奴婢”自稱,顯得非常卑微。

顧青饒有興致地打量魚朝恩,心中卻有些感慨。

為何古往今來的帝王都容易被身邊的宦官太監而左右情緒,直至最後被蒙蔽,被欺瞞,成了史書上痛罵千古的昏君暴君。

其實有時候還真怪不得那些昏君,主要是身邊的宦官太會說話,太會討好,當他們用一臉真誠的表情誇你好厲害,好激烈,奴婢幸福得要死了之類誇張的話語時,正常人很難保持淡定,通常都會沾沾自喜……

嗯?思維好像走進了奇怪的方向……

“劍南道的勤王大軍已開拔了?多久能到關中?”顧青含笑問道。

魚朝恩躬著身子道:“據宮中接到的高仙芝密報,此時劍南道五萬蜀軍已越過了秦嶺,快到梁州了,大約半月後會到長安城下。”

顧青笑道:“辛苦你了,這個消息很重要,回頭好好賞你,說說看,你想要什麽,我可斟酌一番。”

魚朝恩陪笑道:“殿下的話透著誠信,讓奴婢甘之如飴,奴婢什麽都不想要,只盼殿下江山鼎定那一日,讓奴婢能身邊侍候您,於願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