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六章 孽緣良緣(第2/3頁)

顧青點頭:“看來果真是夫妻心有靈犀,咱倆想到一塊去了,你早些歇息吧,你的宮女們就在屋外,有任何需要叫她們便是。”

說完顧青起身便走了。

屋子裏只剩了萬春獨自一人,搖曳昏黃的燭光下,萬春的臉頰被燭光照映得或明或暗,聽到外面已沒了動靜,萬春咬了咬唇,喃喃道:“其實剛才我想說的是,今夜……留下來。”

恨恨地踹了矮桌一腳,萬春咬牙道:“這麽多年過去,還是一根呆木頭,一點兒沒長進!”

……

第二天,顧青清早就起床了。

這幾日恰逢朝堂休沐之日,諸官署不理政務,顧青也難得清靜一日。

一大早洗漱過後,顧青坐在院子中間的銀杏樹下,手裏翻閱著一摞厚厚的奏疏。

奏疏是關中河南兩道各州刺史遞來長安的,各地官員奏疏的格式仍然未變,名義上都是向天子上疏,但實際上顧青早已吩咐各地奏疏到達長安後便截留下來,由他先翻閱過後,再交由進奏院與諸朝臣商議,有些不需商議的事宜便由顧青獨自決定下來了。

關中河南各州刺史的奏疏上詳細稟奏了安置十萬難民之事,按顧青的吩咐,刺史們親自來長安城外接走難民,各州都分配了數千到一萬余不等,按各州空置土地的大小決定安置難民人數的多少。

這是一項非常繁瑣的工作,顧青領著朝臣們忙活了一個多月才堪堪對難民們做出統籌安排。

今日各州刺史的奏報呈來,總體來說算是比較妥當地安置了,難民以家庭戶籍為單位分配土地,每家每戶或多或少分到了一些,當然,其中難免有些不公或是不服的現象,人心難知足,土地也分良田和中等田,自然會多出許多事端。

好在刺史們處理民怨頗有經驗,半哄半施壓之下,難民們都被妥善安置下來,官府在同一時間發下了糧種,趁著春播的最後時限將糧食種了下去,顧青從長安撥付的賑濟糧草也到位了。

十萬難民聚集在長安城外時,像一只隨時會爆炸的火藥桶,如今分別安置後,如同涓流匯入大海,難民重新回歸了農戶身份,從此又是大唐的溫順百姓,年復一年辛勞耕種,填飽全家肚子的同時,未來還能為國庫交稅納糧。

坐在銀杏樹下,顧青合上奏疏,長長呼出一口氣,神情閃過一抹輕松。

終於解決了這樁大麻煩,甚好,今日理當吩咐廚子多做兩個肉菜,自己與妻妾們小酌幾杯聊作慶祝。

心情正是舒暢時,一雙輕柔的手撫上他的兩邊太陽穴,輕輕地給他按揉著。

顧青沒回頭,聞到身後的一股香味便知是皇甫思思。

“王爺太辛苦了,這幾日朝臣休沐,王爺卻也一刻不得閑,還在打理朝事,官兒當得那麽大有甚意思,終究還是勞碌命,不如做個富家翁逍遙自在。”皇甫思思在他身後幽幽地道。

顧青闔眼笑道:“你信不信,我若真的放下一切權力告老歸鄉,咱們一家子都沒命活到蜀州,半路就會被追兵大卸八塊挫骨揚灰……”

“妾身自然知道,所以也不敢勸王爺,只盼王爺不要那麽勞累,多保重身子,您不僅是咱們一家人的脊梁,也是整個大唐社稷的脊梁……”

顧青笑道:“這話我愛聽,高帽子戴得特別舒服,一句話就讓我由衷生出一股鞠躬盡瘁吐血三斤而亡的沖動……”

太陽穴被狠狠推了一下,皇甫思思氣道:“就不能好好說話麽?什麽吐血三斤的,呸呸!不吉利!”

“好好,我錯了,糾正一下,吐血一兩半,小小意思一下。”

腦袋又被狠狠推了一下,皇甫思思都無力生氣了。

自從在龜茲城認識他以來,顧青說話很少有正經的時候,如今看他在朝臣面前架子端得十足,還以為他終於學會了沉穩成熟,沒想到還是那麽的不正經。

雙手繼續為他按揉太陽穴,皇甫思思不知想起什麽,忽然問道:“王爺昨夜睡得可好?”

顧青愣了一下,立馬道:“睡得不夠好,提槍上馬,征戰一宿,天亮才迷瞪了一會兒……”

皇甫思思嘴角一勾,露出古怪的微笑:“昨夜可是王爺與公主殿下新婚之夜,王爺和公主難道……整整一宿沒睡?”

顧青嚴肅地道:“那是自然,你男人我的本事你是見識過的,三百回合等閑事爾,若非公主殿下不堪伐旦,定與她戰到天荒地老,以後見到我就忍不住哆嗦,呵,公主又如何?不信睡不服她。”

皇甫思思的笑容愈發古怪:“如此說來,王爺果真與公主殿下整整一夜都……那啥?王爺不累嗎?”

“不累,看看我現在,呵呵,龍精虎猛,神采奕奕,吾尚有余力可賈,再殺她個七進七出亦如砍瓜切菜般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