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章 合圍殲剿(第2/3頁)

合圍之勢已成,史思明的叛軍已無路可逃。

叛軍在方圓二十裏附近皆布有斥候,聽到黑夜中隆隆的馬蹄聲,斥候心知不妙,急忙回身向大營奔去。

消息傳到大營帥帳時,史思明正摟著兩名妖艷的女子做著快樂的事情,他是個從來都不會委屈自己的人,哪怕是行軍路上,史思明也非常注重生活質量,妖艷女子是行軍必備,而且大多是一次性消耗品。

聽到斥候稟報,史思明心中一沉,然後陷入了絕望。

錢財給了,朝野的輿論壓力那麽大,還有世家在民間造勢,指責顧青殺降,易地而處,若換了史思明是顧青的話,如此大的壓力下,他是絕對不敢動手的。

然而史思明畢竟不是顧青,他不懂顧青的想法。

沒想到顧青終究還是選擇了動手,並且迅速對他形成了三面合圍之勢,東西北三面皆有安西軍的兵馬,唯一的南面是黃河,在兵書戰術上來說,這是無解的絕境,完全沒有任何生還的機會。

“顧青賊子,安敢欺我至斯!”史思明面色蒼白,臉頰的肌肉不住地顫動。

原來安西軍擺出合圍的姿態不是裝模作樣,不是威脅恐嚇,不是為了敲詐錢財,他是真的想要全殲自己麾下的軍隊。

為了什麽?史思明到現在也想不明白。

兩軍以前有過交戰,都是各為其主,而且每次都是安西軍大勝,按理說兩軍其實沒有不共戴天之仇,顧青要錢財,他也老老實實給了,淪為大唐天子制約安西軍的棋子,這件事完全可以與顧青私下裏溝通談判,根本沒到刀兵相見不死不休的地步。

顧青到底為何要對他動手?

史思明想破了頭都想不通。

在他這種人的眼裏,所謂“天下太平”“百姓免於戰火”之類的理由,是非常可笑的,他信奉的是“一將功成萬骨枯”。

所以史思明無法理解顧青的動機。

就算顧青面對面告訴他,殲滅他是為了天下百姓不再遭受戰火荼毒,史思明也不會相信。

手中掌握了權勢的人,怎麽可能還在乎百姓?手握權勢的人要的只有更多的權勢,更高的地位,百姓算什麽?殺了一批再生一批就是。

“傳令,全軍出營,列陣迎敵!”史思明睜著通紅的雙眼厲聲吼道。

不管顧青究竟為了什麽,此時已是四面楚歌,史思明必須掙紮求生。

叛軍大營很快燈火通明,將士們被人從睡夢中叫醒,懵懵懂懂地穿戴鎧甲,抄起兵器,在各自的營夥中找到位置,迅速出營列陣。

與此同時,顧青正騎在馬上,漆黑的眼眸中倒映著遠處叛軍大營的燈火,眼睛裏的兩團火簇像黑空裏的啟明星。

“沈田和常忠所部都到位了嗎?”顧青盯著叛軍大營道。

韓介在旁輕聲道:“沈將軍和常將軍已在子時二刻到達叛軍大營的西面和北面十裏外待命。”

顧青嗯了一聲,道:“放燈,三面同時發起進攻,此次主攻是北面的神射營。”

話音剛落,早已準備好的一盞盞孔明燈在黑夜中徐徐升起,昏黃暗淡的燈火卻在夜色中那麽顯眼醒目。

孔明燈剛升到半空時,四面八方傳來驚天動地的喊殺聲,常忠和沈田所部將士向叛軍大營發起了進攻。

顧青仍騎在馬上不動,忽然大聲道:“馬璘何在?”

一旁躍躍欲試的馬璘急忙抱拳道:“末將在。”

顧青擡手指向前方,道:“去吧!”

馬璘興奮地道:“末將遵令!”

高舉手中的長戟,馬璘暴喝道:“將士們,隨我沖!”

一聲呼哨過後,前陣的旌旗猛地向前一揮,右翼大軍也發起了進攻。

顧青的身邊只剩下親衛和百名死士。

眯眼注視著夜色裏三支浩浩蕩蕩沖向叛軍大營的大軍,顧青喃喃道:“但願此戰過後,天下承平,再無戰火。”

喬裝成親衛打扮的張懷玉在旁輕聲道:“恐怕不會如意,莫忘了長安城裏還有一位不甘心的天子……”

顧青嘆了口氣,道:“是了,還有一位天子,他在等各地藩鎮的勤王兵馬……”

張懷玉擔憂地道:“藩鎮勤王兵馬若齊聚長安城下,安西軍有把握戰勝嗎?”

顧青點頭:“有,不知該感謝安祿山還是怨恨安祿山,安史之亂毀了大唐盛世,也毀了大唐大半的精銳邊軍,今夜叛亂即平,而大唐藩鎮那些邊軍,也不復精銳,論戰力大約只有當年強盛之時的四五成了,他們不是安西軍的對手。”

張懷玉忽然笑了:“藩鎮兵馬解決了,天下各大世家也願輔佐你,手中還有一支無敵天下的兵馬,顧郡王,接下來你是否打算推翻李唐,登基稱帝了?”

顧青笑了笑,道:“當不當皇帝其實無所謂,我不會像安祿山那麽蠢,打了幾場順風仗便迫不及待登基,絲毫不考慮天下大勢,不考慮世家的立場,民心的傾向。我會在江山鼎定,百姓思安,天下歸心之時,再考慮要不要當皇帝。”